女患,56岁,因"间歇性头痛伴发热2个月,加重10天"入院。在某私人诊所先后静点青霉素,头孢哌酮钠治疗1个月,发热,头痛未减轻,且逐渐加重,体温多在37.8-38.5℃。2年前确诊"肾病综合征,膜性肾病",2年来一直口服泼尼松30~60mg治疗。查体:颈抵抗(+),Kernig征及Brudzinski征均阴性。头颅CT:未见异常
应如何治疗
A:抗结核治疗 B:抗病毒治疗 C:广谱抗生素治疗 D:抗真菌治疗 E:皮质类固醇治疗
患者,女,56岁,因"间歇性头痛伴发热2个月,加重10天"入院。在某私人诊所先后静点青霉素,头孢哌酮钠治疗1个月,发热,头痛未减轻,且逐渐加重,体温多在37.8~38.5℃。2年前确诊"肾病综合征,膜性肾病",一直口服泼尼松治疗。查体:颈抵抗(+),Kernig征及Brudzinski征阴性。颅脑CT:未见异常。
应如何治疗
A:抗结核治疗 B:抗病毒治疗 C:广谱抗生素治疗 D:抗真菌治疗 E:皮质类固醇治疗
病人张某,52岁,因急性扁桃体炎需青霉素治疗。皮试后5分钟病人出现胸闷,气短,面色苍白,脉搏细弱,血压下降。
对使用青霉素治疗的病人,下列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从未使用过青霉素的病人,用前需做皮试 B:使用青霉素时,停药三天以上需重做皮试 C:使用过程中批号有更改时需重做皮试 D:青霉素过敏者需重做皮试 E:曾经使用过青霉素者,再次使用时需重做皮试
女患,56岁,因"间歇性头痛伴发热2个月,加重10天"入院。在某私人诊所先后静点青霉素,头孢哌酮钠治疗1个月,发热,头痛未减轻,且逐渐加重,体温多在37.8-38.5℃。2年前确诊"肾病综合征,膜性肾病",2年来一直口服泼尼松30~60mg治疗。查体:颈抵抗(+),Kernig征及Brudzinski征均阴性。头颅CT:未见异常
应如何治疗
A:抗结核治疗 B:抗病毒治疗 C:广谱抗生素治疗 D:抗真菌治疗 E:皮质类固醇治疗
40岁农民,诊断左肺炎球菌肺炎,治疗上该患应用青霉素800万单位,每日3次静脉滴注,3天后体温未明显下降,左胸痛加重
治疗方面下列哪项有误
A:青霉素可以继续应用 B:如能由浆膜腔抽出液体应做细菌培养 C:浆膜腔冲洗 D:加用头孢菌素类药物 E:抗生素疗程5~7天
某男性患者,71岁,反复咳嗽,吐痰8年,近2个月病情加重,痰量多,青霉素治疗效果欠佳,查:双下肺可闻及细湿啰音,白细胞计数8.2×10九次方/分,中性粒细胞74%
患者应用青霉素治疗效欠佳的主要原因是
A:给药途径未选择雾化吸入 B:未进行痰液引流 C:未使用抗病毒药 D:未配合中药治疗 E:未配合糖皮质激素应用
某男性患者,70岁,反复咳嗽,吐痰8年,近2个月病情加重,痰量多,青霉素治疗效果欠佳,查:双下肺可闻及细湿罗音,白细胞计数8.2×10
/分,中性粒细胞74%。
患者应用青霉素治疗效欠佳的主要原因是
A:给药途径未选择雾化吸入 B:未进行痰液引流 C:未使用抗病毒药 D:未配合中药治疗 E:未配合糖皮质激素应用
患者女,58岁,右大腿外侧红肿剧痛并出现畏寒发热,全身无力3d。3d前患者右大腿外侧红肿,疼痛,经青霉素及其他一般治疗后,病变区仍向四周扩大,红肿,疼痛加重,并出现畏寒,发热,全身无力。体检:体温38.9℃,心率92/min,呼吸26/min。右大腿外侧病变区皮肤呈暗红色,明显水肿,与正常皮肤无明显分界,剧痛,血白细胞数15.0×10
/L,中性粒细胞0.86。
经青霉素及其他一般治疗后,红肿范围扩大。查体:局部有波动感,血白细胞数15.0×10
/L,中性粒细胞0.86。治疗应立即采取
A:即更换抗生素 B:加强全身营养 C:少量多次输新鲜血 D:中药外敷 E:广泛多处切开,加强抗生素治疗
某女性患者,17岁,1月前因感冒咽喉疼痛,在地方诊所用青霉素治疗,症状好转3天后,上述症状"复发",且伴全身肌肉酸痛,鼻梁侧出现红斑,口腔内有一溃疡,10"天后出现咳嗽、发热,四肢疼痛,颜面红斑加重,呈蝶形,边界清楚,双膝关节疼痛,行走困难,入院后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确诊后的首选治疗药物是
A:青霉素 B:糖皮质激素 C:雷公藤 D:消炎痛 E:环磷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