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患儿男性,10个月,患儿生后6个月内生长发育好,近2个月呆滞,面黄。查体:体温:T36.8℃,精神可,皮肤粘膜苍白,四肢及唇舌颤抖,舌炎,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肋下3cm,脾肋下1cm。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血常规:Hb70g/L,RBC1.5x10/L,PLT107x10/L,WBC4.5x10/L,中性粒细胞0.15,淋巴细胞0.80,单核细胞0.05,中性粒细胞有核右移。

根据检验结果,综合判断为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血象特点?

A:红细胞胞体较大,血红蛋白充盈较好 B:粒细胞较大 C:血小板较大,数目减少 D:红细胞降低比血红蛋白降低显著 E:血红蛋白降低比红细胞降低显著 F:粒细胞有核左移现象 G:粒细胞有核右移现象 H:红细胞胞体较小

病历摘要:患儿男性,10个月,患儿生后6个月内生长发育好,近2个月呆滞,面黄。查体:体温:T36.8℃,精神可,皮肤粘膜苍白,四肢及唇舌颤抖,舌炎,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肋下3cm,脾肋下1cm。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血常规:Hb70g/L,RBC1.5x10/L,PLT107x10/L,WBC4.5x10/L,中性粒细胞0.15,淋巴细胞0.80,单核细胞0.05,中性粒细胞有核右移。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临床特点?

A:多见于婴幼儿 B:手足头部颤抖 C:虚胖 D:头发稀少,发黄 E:常有舌炎 F: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 G:伴有肝脾肿大 H:有神经精神症状

病历摘要:患儿男性,10个月,患儿生后6个月内生长发育好,近2个月呆滞,面黄。查体:体温:T36.8℃,精神可,皮肤粘膜苍白,四肢及唇舌颤抖,舌炎,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肋下3cm,脾肋下1cm。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血常规:Hb70g/L,RBC1.5x10/L,PLT107x10/L,WBC4.5x10/L,中性粒细胞0.15,淋巴细胞0.80,单核细胞0.05,中性粒细胞有核右移。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常见病因是?

A:生长发育快 B:摄入量不足 C:维生素C缺乏 D:慢性腹泻 E:肝脏病变 F:长期用煮沸牛乳,羊乳或奶粉喂养 G:感染 H:肺炎

病历摘要:患儿男性,10个月,患儿生后6个月内生长发育好,近2个月呆滞,面黄。查体:体温:T36.8℃,精神可,皮肤粘膜苍白,四肢及唇舌颤抖,舌炎,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肋下3cm,脾肋下1cm。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血常规:Hb70g/L,RBC1.5x10/L,PLT107x10/L,WBC4.5x10/L,中性粒细胞0.15,淋巴细胞0.80,单核细胞0.05,中性粒细胞有核右移。

小儿时期白细胞总数的特点是?

A:出生时约WBC 5~10x10/L B:出生时约WBC 15~20x10/L C:婴幼儿约WBC 8~12x10/L D:6岁以后接近成人 E:白细胞总数变化大,因人而宜 F:婴幼儿因为轻微刺激而呈病理性增加 G:婴幼儿因为轻微刺激而呈非病理性增加 H:血小板变化大

 患者男,出生10 d,因“脐部有分泌物5 d”来诊。查体:脐部可见黏膜中央部有一窦孔,有分泌物。血常规:WBC 15x10/L,淋巴细胞0.6,中性粒细胞0.4。

手术可见脐部及回肠有一通道,约5 cm,光镜下,黏膜均为肠黏膜,另部分肠黏膜可见淋巴细胞浸润,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细菌性肠炎 B:脐尿瘘 C:脐囊肿 D:肠溃疡 E:脐肠瘘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51岁。因反复咳嗽,咳痰4年,气短2年,加重1月入院。缘于4年前开始,患者每因受凉后诱发咳嗽,咯白痰,重时有脓痰,痰多时80~120ml/d,每次发作月余,经止咳,消炎等治疗后好转。近2年出现气短,活动后明显,无咯血及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入院前1个月病情又出现反复,咳嗽,呼吸困难加重。既往20年前曾确诊为慢性鼻窦炎,平时常感鼻塞,流脓鼻涕。无吸烟史。体检:一般情况尚可,口唇,皮肤无紫绀。胸廓略呈桶状,两侧呼吸动度一致,两肺呼吸音粗糙,中下肺可闻及较多细湿啰音及捻发音,偶闻干性啰音。HR84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腹部无异常。双下肢不肿,杵状指(+)。

关于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以下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提示:鼻窦X线检查:鼻腔缩小,两上颌窦,蝶窦及筛窦粘膜肥厚。胸部HRCT见右肺中下叶和左肺下叶细网状,小片状和弥漫性小结节影及细支气管扩张。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病理结果诊断为:细支气管粘膜慢性炎症并灶性淋巴细胞浸润。

A:以呼吸性细支气管为主要病变区域的一种独立的小气道疾病 B:临床以慢性鼻窦炎和慢性支气管炎为主要特征 C:多数预后不良 D:以慢性咳嗽,咳痰,活动后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 E:常发生反复肺部感染,并可诱发呼吸衰竭 F:多与吸烟关系密切 G:典型病理学特征为呼吸性细支气管管壁增厚伴淋巴细胞的浸润 H:HLA B54阳性无助于本病的诊断

四十岁男性,因上腹部不适及黑便作胃镜检查,胃窦部粘膜严重充血,水肿,小弯处有多处粘膜剥脱及粘膜下出血点。活检报告:粘膜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浸润,血管破裂及出血。

诊断最可能是 ( )

A:急性糜烂性胃炎 B:胃窦部多发性溃疡 C:萎缩性胃炎 D:慢性浅表性胃炎 E:胃泌素瘤

四十岁男性,因上腹部不适及黑便作胃镜检查,胃窦部粘膜严重充血,水肿,小弯处有多处粘膜剥脱及粘膜下出血点。活检报告:粘膜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浸润,血管破裂及出血。

关于萎缩性胃炎,下列哪项最可能是癌前病变的病理改变 ( )

A:肠腺化生 B:假性幽门腺化生 C:粘膜固有膜腺体萎缩 D:重度不典型增生 E:腺体萎缩伴局部增生

某男性患者,47岁,2个月前阴茎龟头部曾出现过溃烂,后愈合,腹股沟淋巴结出现过肿大。最近全身皮肤出现多数红色斑丘疹,且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取病变处皮肤做病理检查,见局部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并见闭塞性小动脉内膜炎及血管周围大量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病灶内可找到螺旋体。

对于该病基本病变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浆细胞的恒定出现是本病的特征之一 B: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及血管周围炎 C:病变结构类似结核性肉芽肿 D:病灶内出现凝固性坏死 E:病灶常可钙化愈合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