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 患儿10个月,呕吐,腹泻2天,呈蛋花汤样水样便,每日10余次,呕吐每天4~5次,尿量少。查体:体温正常,呼吸平稳,精神差,皮肤干燥,弹性差,前囟,眼窝凹陷,四肢稍凉。血清钠136mmol/L。

该患儿脱水诊断为中度等渗性脱水,体重8kg,则下列补充累积损失量正确的是:

A:补充2/3张含钠液600ml B:补充2/3张含钠液900ml C:补充1/2张含钠液600ml D:补充1/3张含钠液600ml E:补充1/4张含钠液600ml F:补充累积损失量输液速度为8~10ml/h G:补充累积损失量输液速度为5ml/h H:总量应于8~12小时内完成 I:患儿脱水性质难判断时,累积损失量补1/2张含钠液 J:患儿脱水性质难判断时,累积损失量补2/3张含钠液

关于补充累计损失量的说法哪一个是错误的

A:根据脱水的性质决定补液的种类 B:先淡后浓原则 C:根据脱水的程度决定补液量 D:原则为先快后慢 E:见尿后及时补钾

患儿2岁,男性,13kg,诊断肠套叠、急性肠梗阻,拟行剖腹探查,肠切除术。术前禁食禁饮8小时,术前5小时补液150ml。

通常术前累计生理损失量补充方法是

A:在麻醉后1小时内补完 B:一半的量在麻醉后第1小时补完 C:1/4的量在麻醉后第2小时补完 D:另1/4的量在麻醉后第3小时补完 E:按10ml/(kg·h)补充

如何补充累计损失量?

①首先根据脱水程度确定输液量,轻度脱水约50ml/kg;中度脱水50~100ml/kg;重度脱水100~120ml/kg。②根据脱水性质确定输液种类,低渗性脱水应补给2/3张含钠液,等渗性脱水应补给1/2张含钠液,高渗性脱水应补给1/3~1/5张含钠液。若脱水性质不明,先按等渗性脱水补充。③确定输液速度,原则上先快后慢。重度脱水患儿应快速输入等渗含钠液(生理盐水或2:1液),按20ml/kg于30分钟至1小时静脉输入,其余累积损失量补充于8~12小时内完成。④严重酸中毒者补给碱性液,见尿后及时补钾,有低钙、低镁者予相应补充。⑤对于高渗性脱水需缓慢纠正高钠血症(每24小时下降<10mmol/L),也可在数日内纠正。有时需要用张力较高、甚至等张液体,以防血钠迅速下降出现脑水肿。

关于补充累计损失量的说法哪一个是错误的()

A:根据脱水的程度决定补液量 B:根据脱水的性质决定补液的种类 C:原则为先快后慢 D:对于高渗性脱水的患儿,输液速度也是先快后慢 E:见尿后及时补钾

关于补充累计损失量的说法哪一个是错误的()

A:根据脱水的程度决定补液量 B:根据脱水的性质决定补液的种类 C:原则为先快后慢 D:对于高渗性脱水的患儿,输液速度也是先快后慢 E:见尿后及时补钾

关于补充累计损失量的说法哪一个是错误的()

A:根据脱水的程度决定补液量 B:根据脱水的性质决定补液的种类 C:原则为先快后慢 D:对于高渗性脱水的患儿,输液速度也是先快后慢 E:见尿后及时补钾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