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患者男性,58岁,近日来心绞痛发作次数增多,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查体:血压165/110mmHg,心率80次/分,心尖部闻及S3,两肺底闻及湿性啰音。
患者发生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机制是
A:夜间平卧使血液重新分配 B:肺淤血增加 C: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加 D:小气管收缩 E:横膈升高,肺活量减少 F:气体弥散功能减低 G: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H:淋巴回流受阻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58岁,近日来心绞痛发作次数增多,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查体:血压165/110mmHg,心率80次/分,心尖部闻及S3,两肺底闻及湿性啰音。
患者发生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机制是
A:夜间平卧是血液重新分配 B:肺淤血增加 C: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加 D:小气管收缩 E:横隔升高,肺活量减少 F:气体弥散功能减低 G: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H:淋巴回流受阻
女,29岁,风湿热反复发作病史5年,劳累,精神紧张时易出现呼吸困难半年,偶有夜间呼吸困难。多次做心电图为窦性心律。未出现过下肢水肿。
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可能原因是 ( )
A:肺水肿 B:支气管痉挛 C:肺淤血 D:支气管炎 E:神经症
65岁男性,高血压10年,呼吸困难一周,不能平卧2天来诊。查体:神清,端坐位,血压155/100mmHg,两肺可闻及干,湿啰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心尖部3级收缩期杂音,下肢凹陷性水肿,心电图示心房纤颤,心室率142次/分。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是
A:夜间迷走神经张力过高 B:夜间交感神经张力过高 C:肺活量减少 D:小气管收缩 E:平卧位血液重新分配 F:夜间心率减慢 G:肺活量增大 H:小气道舒张 I:回心血量减少
患者男,68岁,3年前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保守治疗好转。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一周来诊。查体:血压120/70mmHg,两肺下野可闻及水泡音,心界向左下扩大,HR110次/分,心尖部2级收缩期杂音,双下肢水肿。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为
A:夜间交感神经张力过高 B:夜间迷走神经张力过高 C:肺活量减少 D:小气道收缩 E:平卧位血液重新分配 F:夜间心率减慢 G:肺活量增大 H:小气道舒张 I:回心血量减少
某男,35岁,突发性呼吸困难,坐起后不能缓解。检查呼吸30次/min,呼气相延长,双肺满布哮鸣音。
上述病例属于哪类呼吸困难
A:吸气性呼吸困难 B:呼气性呼吸困难 C: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D:混合性呼吸困难 E:劳力性呼吸困难
某女性患者,45岁,哮喘病史30年,因呼吸困难加重就诊,咳嗽但无黄脓痰,亦无发热,外周血白细胞不高。
该患者呼吸困难的特点是
A:吸气性呼吸困难 B:呼气性呼吸困难 C:活动后呼吸困难 D:夜间呼吸困难 E:卧位呼吸困难
某男性患者,69岁,3年前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保守治疗好转。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一周来诊。查体:血压120/70mmHg,两肺下野可闻及水泡音,心界向左下扩大,HR110次/分,心尖部2级收缩期杂音,双下肢水肿。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为
A:夜间交感神经张力过高 B:夜间迷走神经张力过高 C:肺活量减少 D:小气道收缩 E:平卧位血液重新分配 F:夜间心率减慢 G:肺活量增大 H:小气道舒张 I:回心血量减少
某男性患者,71岁,有冠心病史5年,近期间断出现夜间突然胸闷、憋气、咳嗽,予被迫坐位,约半小时后症状逐渐缓解。体格检查:T:37℃,P:102次/分,律齐,R:24次/分,BP:135/80mmHg,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心尖区闻舒张期奔马律,两肺底少量细湿啰音,诊断为"左心功能不全"。
发生夜间呼吸困难的主要机理有哪些
A:迷走神经兴奋,张力增加 B:平卧时,横隔上升,肺活量减少 C:夜间入睡平卧后,回心血量增加,心脏负荷加重 D:夜间入睡时,二氧化碳潴留,使呼吸加快 E:植物神经调节失衡
患者女,56 岁。支气管哮喘 10 年。因受凉后憋喘加重,呼吸困难,夜间不能平 卧,自行吸入 B2 受体激动剂效果不佳,缓和紧张不已。血气分析:PaO270mmHg。
患者可能出现了
A:吸气性呼吸困难 B:呼气性呼吸困难 C:混合性呼吸困难 D:心源性呼吸困难 E: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