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35岁,因心悸1个月就诊。查体:脉率78次/分,血压130/85mmHg,心界向左扩大,心律不齐,心率96次/分,心尖部可闻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P
亢进,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可闻及柔和的舒张期杂音。
该患者听诊不可能出现的心音特点是
A:心尖部第一心音强弱不等 B:心尖部可闻舒张早期开瓣音 C:心尖部可闻及第四心音 D:P2分裂 E:none
患者男,34岁,因“劳力性心悸,气促5年”来诊。患者从未接受过治疗。查体:心尖搏动增强,左下移位,心尖可闻及全收缩期和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肺动脉瓣听诊区第二心音亢进,双下肢轻度水肿。
最可能的诊断是(提示 患者10 d前淋雨后高热不退,体温39.6 ℃,伴寒战,当地医院予青霉素钠800万U,静脉滴注,连续10 d,症状无改善。查体:BP 150/50 mmHg,心尖部可闻及全收缩期和舒张中期隆隆样杂音,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舒张期杂音,双肺可闻及啰音,手掌,足底可见出血点。)
A:脾功能亢进 B:过敏性紫癜 C: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D: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E:急性白血病 F:再生障碍性贫血
患者男,34岁,因“劳力性心悸,气促5年”来诊。患者从未接受过治疗。查体:心尖搏动增强,左下移位,心尖可闻及全收缩期和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肺动脉瓣听诊区第二心音亢进,双下肢轻度水肿。
首先应采取的检查手段是
A:心电图 B:胸部X线片 C:超声心动图 D:血培养 E:骨髓穿刺 F:免疫学检查
患者男,34岁,因“劳力性心悸,气促5年”来诊。患者从未接受过治疗。查体:心尖搏动增强,左下移位,心尖可闻及全收缩期和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肺动脉瓣听诊区第二心音亢进,双下肢轻度水肿。
下一步应该采取的措施是(提示 患者血培养结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泰能和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7 d后,体温38.5~40.0 ℃,左侧肢体不能活动,BP 85/40 mmHg,血红蛋白尿。超声:二尖瓣赘生物由5 mm增至12 mm。颅脑MRI:2个直径1.5 cm的梗死灶。)
A:尽快手术 B:更换抗生素 C:血培养阴性后手术 D:尿常规正常后手术 E:肺部感染控制后手术 F:偏瘫症状改善后手术
患者,女性,41岁,既往患风湿热,查体时发现心尖部舒张朔隆隆样杂音,心尖搏动增强,且向左下移位。心率96次/分,脉搏58次/分,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节律完全不规整。
入院后检查发现在患者左房心耳部存在一栓子,若该栓子脱落,则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A:脑动脉栓塞 B:肺动脉栓塞 C:肾动脉栓塞 D:脾动脉栓塞 E:下肢动脉栓塞
患者,男性,35岁,患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15年,近半年来上二层楼即感心悸气短,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瓣口面积为l.0cm
,瓣叶可见重度钙化。查体除在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外,在胸骨左上缘可闻及递减型高调哈气样舒张早期杂音。
在出现上述杂音的同时可伴有的心音改变是
A: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 B:心尖部可闻第三心音 C:主动脉瓣听诊区第二心音反常分裂 D:肺动脉瓣听诊区第二心音反常分裂 E:三尖瓣听诊区第一心音亢进
某女性患者,50岁,消瘦、吞咽困难2个月,伴心悸、气短、双下肢浮肿。查体:口唇发绀,心尖部舒张期隆隆样杂音,第一心音亢进,有二尖瓣开瓣音,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分裂。
提示有肺动脉__的是
A:二尖瓣开瓣音 B: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分裂 C:心尖部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D:下肢浮肿 E:第一心音亢进
男患儿,1岁,因“感冒后呼吸急促、咳嗽、不能平卧1 d”来诊。查体:心界扩大,HR 150次/min,律齐,第二心音增强并有奔马律,肺部有哮鸣音。胸部X线片:心影增大,左心增大为主,肺纹理增粗。ECG:左心室肥厚、胸前导联T波倒置。
超声心动图全心呈球形扩大,室间隔变薄并呈圆弧样膨向右心室,左心室心尖部圆隆,左心室心内膜回声增强,收缩及舒张运动明显减弱,收缩期室壁增厚率明显减低,左心室射血分数28%。患者的诊断应考虑
A:心内膜胶原弹力纤维增生症 B:扩张型心肌病 C:限制型心肌病 D:酒精性心肌病 E:心肌致密化不全
某男性患者,36岁,患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15年,近半年来上二层楼即感心悸气短,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瓣口面积为l.0cm
,瓣叶可见重度钙化。查体除在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外,在胸骨左上缘可闻及递减型高调哈气样舒张早期杂音。
在出现上述杂音的同时可伴有的心音改变是
A: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 B:心尖部可闻第三心音 C:主动脉瓣听诊区第二心音反常分裂 D:肺动脉瓣听诊区第二心音反常分裂 E:三尖瓣听诊区第一心音亢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