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56岁。诊断为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Ⅳ级,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明显扩大,EF为22%。心电图频发室性期前收缩。血钾4.5 mmol/L,血地高辛浓度1.1 ng/ml。
该患者经积极处理后,心功能明显改善,能离床活动。24 h动态心电图发现非持续室性心动过速发作5次,最长1次发作由7个室性期前收缩连续出现组成,频率180次/min。针对这种情况,能改善预后的治疗措施为
A:外科切除瘢痕组织 B:射频消融 C:安置心脏起搏器 D:安置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 E:长期住院,严密观察
男性,60岁。因急性心肌梗死收入院。住院第2天心尖部出现2/6~3/6级粗糙的收缩期杂音,间断伴喀喇音,经抗缺血治疗后心脏杂音消失。
急性心肌梗死第3周出现发热和心包摩擦音,血沉30mm/h,血常规白细胞6.1x10
/L,中性粒细胞55%。可能是
A:急性心肌梗死的反应性心包炎 B:心脏破裂 C:急性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D:伴发病毒性心包炎 E:室壁瘤
患者,女,16岁,反复晕厥入院,查体:胸骨左缘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胸导联冠状T波,心肌酶学不高,疑诊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硝酸甘油加重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症状的机制是( )
A:扩张动脉,降低血压 B:扩张静脉,使回心血量减少 C:增加心肌收缩力 D: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 E:降低心肌耗氧量
男性,56岁。阵发性胸闷,气促2年,加重并双下肢水肿4天就诊。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60次/分,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示全心扩大,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入院后予以地高辛,呋塞米口服及硝酸甘油静滴治疗。第5天突然神志不清,抽搐,血压为OkPa,听诊心音消失。心肺复苏后神志清醒,心跳恢复,心率48次/分,并有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此时行心电图检查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其原因考虑与下列哪项有关
A:地高辛 B:呋塞米 C:硝酸甘油 D:心力衰竭加重 E:疾病的进展
男性,65岁。因持续性胸痛5小时急诊入院。体检:半卧位,血压120/80mmHg,心率110次/分,律不齐,可闻及期前收缩8~10次/分,有第四心音奔马律,两肺底细湿啰音,伴少量散在哮鸣音。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心电图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以下对诊断患者是否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最有价值的早期指标是
A:两肺散在哮鸣音 B:心电图示有急性心肌梗死 C:心室舒张末期压升高 D:心率增快伴频发期前收缩 E:心肌酶谱明显增高
某男性患者,52岁。阵发性心悸半年,时有胸闷,登二楼觉气急3个月。下肢水肿3天来院门诊。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64次/分,P-R间期0.24秒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入院后予以洋地黄、利尿剂和扩血管药物治疗。第4天突然神志不清,抽搐。听诊心音消失,血压为D。经救治以后神志清醒,心跳恢复,心率45次/分,并有频发期前收缩。
心电图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其原因考虑与下列哪项有关
A:洋地黄 B:心力衰竭加重 C:利尿剂 D:疾病的进展 E:扩血管药物
某女性患者,70岁,心绞痛发作持续3小时,含硝酸甘油无效来院急诊,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6mm,V
导联ST段水平型压低4mm,偶发室性期前收缩1次,拟诊急性心肌梗死入院
如果出现急性乳头肌功能不全,心脏检查可发现
A:胸左3~4肋间收缩期杂音 B:心尖部S
减弱,舒张期杂音 C:心尖部S
正常,收缩期杂音 D:心尖部S
亢进,收缩期杂音 E:出现奔马律
某女,70岁,心绞痛发作持续3小时,含硝酸甘油无效来院急诊,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6mm,V1~3导联ST段水平型压低4mm,偶发室性期前收缩1次,拟诊急性心肌梗死入院
(假设信息)如果出现急性乳头肌功能不全,心脏检查可发现
A:胸左3~4肋间收缩期杂音 B:心尖部S
减弱,舒张期杂音 C:心尖部S
正常,收缩期杂音 D:心尖部S
亢进,收缩期杂音 E:出现奔马律
某女性患者,33岁,进行性高血压5年,伴有间歇性水肿1年。近3年曾昏迷2次,既往心电图显示室性期前收缩。体检:血压198/124mmHg,血钾2.3mEq/L,血钠尿钠均在正常范围内。24小时尿醛固酮为100.6μg。心电图提示有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损害。
此患者发生室性期前收缩的原因为
A:严重高血压 B:严重低蛋白血症 C:严重低血钾 D:严重低血钙 E:严重呼吸功能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