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55岁,因“胸骨后压榨样疼痛1 h并经心电图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而急诊收入病房,在监护治疗过程中突然发生抽搐,意识不清,心电监护显示形态,振幅各异的不规则波动,频率为310次/min,QRS-T波群消失。
如果该患者大量出汗,且胸部带有植入性抗高血压药补片,在需要除颤时,下列处置不当的是
A:在连接电极板和试图除颤前迅速将患者胸部擦干 B:连接电极板之前移去治疗性补片并将此处擦拭干净 C:电极板放在经皮植入的治疗性补片的上方 D:如果使用单相波进行电除颤应选择360 J E:如果采用双相波进行电除颤可以选择150~200 J
患者男,55岁,因“胸骨后压榨样疼痛1 h并经心电图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而急诊收入病房,在监护治疗过程中突然发生抽搐,意识不清,心电监护显示形态,振幅各异的不规则波动,频率为310次/min,QRS-T波群消失。
如果该患者大量出汗,且胸部带有植入性抗高血压药补片,在需要除颤时,下列处置不当的是
A:在连接电极板和试图除颤前迅速将患者胸部擦干 B:连接电极板之前移去治疗性补片并将此处擦拭干净 C:电极板放在经皮植入的治疗性补片的上方 D:如果使用单相波进行电除颤应选择360 J E:如果采用双相波进行电除颤可以选择150~200 J
患者男,75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电监护,自主呼吸,双鼻导管持续吸氧,氧流量5L/min,静脉PCA持续使用中。术后第1天下午患者出现嗜睡。查体:T37.3℃,R10次/min,BP125/78mmHg;HR90次/min,窦性心律;氧饱和度92%。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呼吸次数小于8次/min,氧饱和度88%,应首先给予
A:面罩给氧 B:唤醒患者 C:气管内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D:静脉注射纳洛酮 E:使用呼吸兴奋剂
患者男,75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电监护,自主呼吸,双鼻导管持续吸氧,氧流量5 L/min,静脉PCA持续使用中。术后第1天下午患者出现嗜睡。查体:T 37.3 ℃,R 10次/min,BP 125/78 mmHg;HR 90次/min,窦性心律;氧饱和度92%。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呼吸次数小于8次/min,氧饱和度88%,应首先给予
A:面罩给氧 B:唤醒患者 C:气管内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D:静脉注射纳洛酮 E:使用呼吸兴奋剂
患者,女性,33岁,颅脑外伤急诊。在全麻下行开颅探查术,术后返回病房。
监护室护士应为患者准备的床单位是
A:暂空床,橡胶单,中单上缘距床头30~40cm B:麻醉床,根据病情铺橡胶单及中单,中单应遮住橡胶单 C:备用床,床中部和床上部各加一橡胶中单,中单 D:暂空床,床中部和床尾部各加橡胶中单,中单 E:麻醉床,盖被扇形折叠置于床的一侧,开口向里
患者,男性,56岁,因车祸受伤入院,患者入院后神志不清,各种反射消失,单侧瞳孔扩大,固定。手术回病房后,发现患者出现呼吸道分泌物增多,遵医嘱给予吸痰治疗。
从手术室回病房时,应为患者准备
A:备用床 B:暂空床 C:备用床加橡皮中单,中单 D:暂空床加橡皮中单,中单 E:麻醉床
患者,女性,16岁,因双眼共同性外斜视200接受斜视矫正术。术前查体:双眼视力正常,角膜映光法及同视机检查显示双眼共同性外斜视200。全身检查及眼科局部检查均正常。手术中在预置外直肌牵引线时患者出现轻微胸闷,心电图监护仪显示心率减慢。
患者是否发生手术中并发症,为何种并发症
A:是,眼心反射 B:是,麻醉意外 C:是,患者心脏病突发 D:不是,患者年龄较小,不配合手术 E:不是,患者娇气,不能耐受牵引眼外肌疼痛
患者,女性,16岁,因双眼共同性外斜视200接受斜视矫正术。术前查体:双眼视力正常,角膜映光法及同视机检查显示双眼共同性外斜视200。全身检查及眼科局部检查均正常。手术中在预置外直肌牵引线时患者出现轻微胸闷,心电图监护仪显示心率减慢。
如果患者短暂休息后在牵引外直肌时再次发生上述不适,医师应该进行的处理是
A:再次手术停止,请麻醉师帮助进行监护并给予药物,待患者好转后再次手术 B:终止手术,择期再行手术 C:指责患者加强配合,待患者好转后手术 D:不要理会患者,继续手术,患者出现严重情况再考虑停止手术 E:马上给予强心剂,在药物发生作用后进行手术
某男性患者,75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电监护,自主呼吸,双鼻导管持续吸氧,氧流量5 L/min,静脉PCA持续使用中。术后第1天下午患者出现嗜睡。查体:T 37.3 ℃,R 10次/min,BP 125/78 mmHg;HR 90次/min,窦性心律;氧饱和度92%。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呼吸次数小于8次/min,氧饱和度88%,应首先给予
A:面罩给氧 B:唤醒患者 C:气管内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D:静脉注射纳洛酮 E:使用呼吸兴奋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