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36岁,突然寒战高热,腰痛并尿急,尿痛1周,既往无类似病史,检查:体温39.4℃,右侧肾区叩击痛阳性,尿蛋白(+),白细胞20—30个/HP,白细胞管型0~2个/低倍,比重1.022。
诊断的主要依据是
A:突然寒战高热 B:腰痛 C:尿频尿痛 D:右侧肾区叩击痛(+) E:尿蛋白(+),白细胞20~30个/HP,白细胞管
患者男,48岁,因“反复发热3年,复发7d” 来诊。3年前在非洲进行道路援建工作过程中出现发热,诊断为疟疾,在当地给予退热药及氯喹治疗后好转;2年前有类似的发作史,给予氯喹及输液治疗好转;3个月前回到成都,7d前突然出现畏寒及寒战,约2h后开始发热,当时未测体温;以后每天发热,无明显规律性,体温 39~40.2℃,伴头昏,头痛,尿黄,食欲差。查体:T39.8℃,P118次/min,R26次/min, BP112/70mmHg;皮肤黏膜苍白,轻度黄染,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未发现异常;肝,脾大,右 上腹压痛及叩痛,墨菲征(+);神经系统未发现异常。
应尽快进行的处理措施包括(提示查到外周血红细胞有环状体;在治疗过程中突然寒战, 尿呈酱油色,腰痛,尿量减少。)
A:血常规 B:尿常规 C:肾功能 D:胸部CT E:肾B型超声 F:凝血功能 G:免疫功能
患者男,35岁,因“突发寒战,高热1d”来诊。患者系抗震救灾抢险队员,经常在乡村废墟搬运伤员。16 d前至青海玉树执行任务,1 d前突发寒战,高热,体温高达39~41 ℃,头痛和全 身肌肉痛。查体:巩膜黄染,结膜及咽部充血; 胸部出血性皮疹,HR 110次/min;肝肋下3 cm, 有触压痛,脾肋下6 cm,实验室检查:血WBC 15 x10
/L,N 0.85,PLT 50x10
/L;ALT 157 U/L,TBil 56 μmol/L 。收住院后予以头孢哌酮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 ;1周后体温突然降至正常,伴大汗,肝,脾大缓解;10 d后再次出现寒战,高热,头痛和全身肌肉痛。血涂片:暗视野下发现两端尖锐,弯曲 ,旋转的螺旋活动的病原体。
患者使用抗生素后3 h突感不适,寒战伴剧 烈头痛,血压下降,心率120次/min。最可能的原因是
A:输液反应 B:抗生素变态反应 C:病情突然加重 D:输液过多引起急性左心衰竭 E:赫斯海默反应
患者男,35岁,因“突发寒战,高热1 d”来诊。患者系抗震救灾抢险队员,经常在乡村废墟搬运伤员。16 d前至青海玉树执行任务,1 d前突发寒战,高热,体温高达39~41 ℃,头痛和全身肌肉痛。查体:巩膜黄染,结膜及咽部充血;胸部出血性皮疹,HR 110次/min;肝肋下3 cm,有触压痛,脾肋下6 cm,实验室检查:血WBC 15x10
/L,N 0.85,PLT 50x10
/L;ALT 157 U/L,TBil 56 μmol/L。收住院后予以头孢哌酮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1周后体温突然降至正常,伴大汗,肝,脾大缓解;10 d后再次出现寒战,高热,头痛和全身肌肉痛。血涂片:暗视野下发现两端尖锐,弯曲,旋转的螺旋活动的病原体。
患者使用抗生素后3 h突感不适,寒战伴剧烈头痛,血压下降,心率120次/min。最可能的原因是
A:输液反应 B:抗生素变态反应 C:病情突然加重 D:输液过多引起急性左心衰竭 E:赫斯海默反应
男性,41岁,上海市人。8月份去广西某地出差1周,回来后2周突然畏寒,剧烈寒战,30分钟后体温上升达4l℃,伴头痛,持续4~5小时,热退后大汗淋漓,如此反复发作3次后就诊,血涂片找到疟原虫。
病人剧烈寒战,高热,大汗是由于
A:疟原虫侵入肝细胞 B:疟原虫释放毒素 C:疟原虫,疟色素及各种代谢产物引起异体蛋白反应 D: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 E:大量疟原虫阻塞内脏毛细血管
女性,25岁,农民。怀孕3个月,突然寒战,高热,大汗,间日发作2周就诊。血涂片找到疟原虫。
病人通过上述治疗,症状消失,足月行剖宫产,手术中出血较多,输血200 ml;3个月后再次突然寒战,高热大汗,仍然间日发作,其可能原因是.
A:重新感染 B:复发 C:再燃 D:输血疟疾 E:不同型疟原虫混合感染
稽留热的特点不包括
A:可伴有寒战 B:可见于大叶性肺炎 C:24h内体温波动范围超过1℃以上 D:体温增高达数天或数周 E:体温恒定的升高至39~40℃或以上
稽留热的特点不包括
A:可伴有寒战 B:可见于大叶性肺炎 C:24h内体温波动范围超过1℃以上 D:体温增高达数天或数周 E:体温恒定的升高至39~40℃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