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0岁,因“腮腺肿大2年”来诊。行肿瘤切除术,肿瘤2 cmx3 cmx4 cm,分叶状,有纤维包膜,质韧,切面灰白色,有光泽,部分区域可呈黏液软骨样半透明状。组织切片显示:上皮细胞多形性,呈梭形,透明,立方,鳞状等,构成不同结构,如梁状,实性片状,管状,或筛孔状,栅栏状排列。间质有黏液,玻璃样变,软骨样变。

诊断依据是

A:有包膜,2年病史 B:栅栏状排列 C:上皮细胞多形性和黏液软骨样间质 D:无浸润性生长 E:细胞缺乏异型性

男性,15岁。颜面,手背发生多数散在帽针头大扁平丘疹,色淡褐,部分经搔抓呈串珠状排列,微痒。

病人皮疹如经搔抓可沿抓痕呈串珠状排列,称为

A:皮肤划痕症 B:自体接种反应 C:尼氏征 D:Auspitz征 E:Gottron征

脑膜炎奈瑟菌的形态呈

A:肾形,坦面相背,成对排列 B:肾形,坦面相对,成对排列 C:矛尖状,成对排列 D:链状排列 E:椭圆形,链状排列

某女性患者,36岁,因尿常规镜下血尿就诊,超声检查发现肾脏大小接近正常,肾皮质回声均匀,肾锥体内呈分布一致的高回声区,呈放射状排列,内部可有成簇的小结石形成。

根据临床症状及超声表现,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肾错构瘤 B:肾结核 C:海绵肾 D:肾多发结石 E:肾肿瘤

老年女性,66岁,发现右乳腺无痛性肿物1个月,逐渐长大,边界不清,不易活动。大体切面鱼肉状,镜下显示梭形细胞排列成束状或漩涡状,胞质较丰富,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多见,局灶有坏死,未见上皮成分。

如病变中一个导管内部分细胞呈单形性,细胞排列成筛状,并可见分裂象,则应诊断为

A:导管内原位癌 B:腺病伴普通型导管增生 C:纤维腺瘤伴导管内原位癌 D:纤维腺瘤伴普通型导管增生 E:纤维腺瘤伴不典型导管增生

某男性患者,36岁,因“急起剧烈腹泻,呕吐1d”来诊。时值夏季,患者无腹痛,呈米泔水样粪。查体:BP70/50mmHg。粪便检查:悬滴时见有穿梭运动,直接涂片染色,见鱼群状排列弧菌。

解除隔离的标准是(提示经过积极的治疗,该患者临床症状消失。)

A:症状消失后5d,粪细菌培养1次/d,连续2d阴性 B:症状消失后5d,粪细菌培养1次/d,连续3d阴性 C:症状消失后6d,粪细菌培养1次/d,连续3d阴性 D:症状消失后7d,粪细菌培养1次/d,连续2d阴性 E:症状消失后7d,粪细菌培养1次/d,连续3d阴性 F:症状消失后6d,粪细菌培养2次/d,连续3d阴性 G:症状消失后7d,粪细菌培养2次/d,连续3d阴性

球菌繁殖时在一个平面上连续分裂,分裂后菌体()排列

A:单个 B:成对 C:呈链状 D:无规则

具有链状结构的矿物通常呈()形态。

A:粒状 B:柱状 C:片状 D:板状

镜下呈竹节状排列的细菌是 ()

A:炭疽芽孢杆菌 B:白喉棒状杆菌 C:结核分枝杆菌 D:破伤风梭菌 E:溶血性链球菌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