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67岁,因“COPD恶化和肺炎”住院。期间行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虽然临床症状好转,但试图停止机械通气时不成功。住院期间行气管造口术15d。现医师希望行非侵入性通气。血氧计监测血氧饱和度(SpO
),红外线二氧化碳监测仪连接到通气装置监测终末潮气二氧化碳分压(PETCO
)。第15天实验室检查:pH7.41~7.45,FiO
0.40,HCO
32~36mmol/L,COHb1.5%~1.8%,PaCO
56~63mmHg,高铁血红蛋白(MetHb)0.8~1.0,PaO
70~88mmHg,Hb132~134g/L,SaO
90%~93%。
如果你希望患者自主呼吸,不用机械通气仅保持插管作预警装置。适合的方法是(提示接下来几天患者保持稳定,机械通气逐渐减慢,直至停止使用。住院3周后,只用最小的通气支持(IMV模式,R4次/min),患者无不适。非侵入性检验:FIO
0.30,SpO
93%,PETCO
34mmHg,血浆CO
36mmol/L。)
A:在移除通气装置前插入一个动脉管,自主性呼吸1h后复查血气,如果可以接受则拔管 B:自主性呼吸1h后单次查动脉血气,如果可以接受则拔管 C:第1个小时自主呼吸15min,第2个小时自主呼吸30min,第3个小时自主呼吸45min,第4个小时自主呼吸60min,如果每次非侵入性检测值可以接受则拔管 D:随着非侵入性检测和自主呼吸,15min后如果适应,SpO
和PETCO
可接受则拔管 E:随着非侵入性检测和自主呼吸,1h后如果适应,SpO
和PETCO
可接受则拔管 F:随着非侵入性检测和自主呼吸,30min后如果适应,SpO
和PETCO
可接受则拔管
男性,62岁。反复发作性咳喘加余年。近年来症状持续,动则气急。1周来因上呼吸道感染导致恶化入院。体检:患者神志恍惚,紫绀。两肺有散在的哮鸣音。心脏无异常发现。动脉血气(吸氧1.5L/min)分析示:pH 7.28,PaC0
9.3 kPa(70 mmHg),Pa0
8 kPa(60 mmHg)。
关于本例是否应用和如何应用人工机械通气下列哪种意见较为合理
A:不需要 B:需要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 C:立即开始经面罩衔接机械通气 D:体外负压通气 E:药物治疗效果不显著时再考虑机械通气,可以先试用经面罩衔接
患者男,56岁。因发热,乏力12天,双下肢肿胀8天就诊,诊断为坏死性筋膜炎。入院第7天,神志清楚,T39.5℃,P100次/分,尿量370ml/24h,行机械通气,FiO
60%。实验室检查:血生化[K
]4.3mmol/L,[Na
]143mmol/L,[Cl
]104mmol/L。GPT49U/L,GOT75U/L,BUN61mg/dl,Cr3mg/dl;血气分析:pH7.35,PaO
53.4mmHg,PaCO
35mmHg,[HCO
]31.5mmol/L。
为该患者行人工通气时主要选用
A:持续高浓度氧气吸入 B:呼气终末正压通气 C:压力支持 D:低潮气量 E: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
下列患者推荐机械通气方式
女性,47岁,急性坏死性胰腺炎,2天来发生进行性呼吸困难,呼吸空气时PaO
45mmHg,经积极处理仍无改善( )
A: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 B:高频通气 C: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 D:正负压通气 E:反比通气
下列患者推荐机械通气方式
男性,51岁,打鼾,白天嗜睡,BP160/100mmHg(21.3/13.3kPa),经呼吸睡眠监测诊断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夜间氧饱和度最低值为65%( )
A: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 B:高频通气 C: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 D:正负压通气 E:反比通气
下列患者推荐机械通气方式
女性,47岁,急性坏死性胰腺炎,2天来发生进行性呼吸困难,呼吸空气时PaO
45mmHg,经积极处理仍无改善( )
A: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 B:高频通气 C: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 D:正负压通气 E:反比通气
某男性患者,63岁,反复发作性咳喘20余年。近年来症状持续,动则气急。1周来因上呼吸道感染导致恶化入院。体检:患者神志恍惚,发绀,两肺有散在的哮鸣音,心脏无异常发现。动脉血气(吸氧1.5L/min)分析示:pH7.28,PaCO
9.3kPa(70mmHg),PaO
8kPa(60mmHg)
关于本例是否应用和如何应用人工机械通气以下意见较为合理的是
A:不需要 B:需要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 C:立即开始经面罩衔接机械通气 D:药物治疗效果不显著时再考虑机械通气,可以先试用经面罩衔接 E:体外负压通气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的人工气道建立途径首选的是()
A:无创机械通气方法 B:经口气管插管方法 C:经鼻气管插管方法 D:气管切开方法 E:以上都可以
最有效的人工通气方法是()
A:口对辅助器人工呼吸法 B:口对鼻人工呼吸法 C: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D:与气管插管相结合的机械通气 E:口对面罩人工呼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