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女性,41岁,腹泻1个月,伴有腹痛,腹胀,诊断:溃疡性结肠炎。
护士应注意观察病变活动期间病人腹泻的情况,可能出现
A:便条变细 B:柏油样便 C:成形便 D:黏液脓血便 E:米泔水样便
病人女性,41岁,腹泻1个月,伴有腹痛,腹胀,诊断:溃疡性结肠炎。
病人使用柳氯磺吡啶治疗,应注意出现的不良反应是
A:皮疹 B:嗜睡 C:腹泻 D:头晕 E:头痛
病人女性,41岁,腹泻1个月,伴有腹痛,腹胀,诊断:溃疡性结肠炎。
病人目前腹泻严重,不恰当的处理措施是
A:稳定病人的情绪 B:禁食 C:及时补充水,电解质 D:大量使用止泻药物控制症状 E:观察有无脱水表现
某男性患者,34岁,因“发热6 d,皮疹1 d”来诊。腹胀、腹泻,食欲减退,反应迟钝。查体:T 39.3 ℃,P 68次/min,R 18次/min,BP 100/62 mmHg;表情淡漠;胸腹部少量散在分布的淡红色丘疹,压之退色;肝、脾大,轻压痛。
以下护理措施中不当的为(提示 患者入院3 d未排粪,诉腹胀,体温38.5~40.1 ℃。)
A:腹胀时给予牛奶及糖类食物 B:热退后1周逐渐增加活动 C:使用大量退热药 D:便秘时使用温0.9%氯化钠溶液__灌肠 E:指导患者排粪时避免过度用力 F:使用肛管协助腹胀患者排气 G:指导患者忌食生冷、粗糙、不易消化的食物
患儿,2岁,以腹泻为主症前来就诊。
接诊过程中,发现患儿二日前因过食而腹泻,伴腹胀痛,泻后腹胀痛缓解,大便量多酸臭,口臭纳呆,苔厚脉滑,应采取哪一处方
A:补脾经,推三关,补大肠,揉外劳,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按揉足三里 B:清脾胃,清大肠,清小肠,退六腑,揉天枢,揉龟尾 C:补脾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揉中脘,摩腹,揉天枢,揉龟尾 D:补脾经,补大肠,推三关,摩腹,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捏脊 E:揉一窝风,拿肚角,捏脊,清肝经,掐揉五指节,按揉百会
某患儿,2岁半,以腹泻为主症前来就诊。
接诊过程中,发现患儿二日前因过食而腹泻,伴腹胀痛,泻后腹胀痛缓解,大便量多酸臭,口臭纳呆,苔厚脉滑,应采取哪一处方
A:补脾经,推三关,补大肠,揉外劳,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按揉足三里 B:清脾胃,清大肠,清小肠,退六腑,揉天枢,揉龟尾 C:补脾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揉中脘,摩腹,揉天枢,揉龟尾 D:补脾经,补大肠,推三关,摩腹,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捏脊 E:揉一窝风,拿肚角,捏脊,清肝经,掐揉五指节,按揉百会
某患儿,2岁,以腹泻为主症前来就诊。
接诊过程中,发现患儿二日前因过食而腹泻,伴腹胀痛,泻后腹胀痛缓解,大便量多酸臭,口臭纳呆,苔厚脉滑,应采取哪一处方
A:补脾经,推三关,补大肠,揉外劳,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按揉足三里 B:清脾胃,清大肠,清小肠,退六腑,揉天枢,揉龟尾 C:补脾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揉中脘,摩腹,揉天枢,揉龟尾 D:补脾经,补大肠,推三关,摩腹,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捏脊 E:揉一窝风,拿肚角,捏脊,清肝经,掐揉五指节,按揉百会
某男患儿,8个月,因“发热、腹泻、腹胀,排尿时哭闹5 d”来诊。尿常规:WBC>10/HP。
提示药物治疗有效的指标是
A:体温正常 B:24 h菌尿消失 C:2~3 d症状好转 D:排尿、哭闹减少 E:腹泻、腹胀好转 F:食欲增加
患儿男,8个月,因“发热、腹泻、腹胀,排尿时哭闹5 d”来诊。尿常规:WBC>10/HP。
提示药物治疗有效的指标是
A:体温正常 B:24 h菌尿消失 C:2~3 d症状好转 D:排尿、哭闹减少 E:腹泻、腹胀好转 F:食欲增加
某男性患者,34岁,因“发热6d,皮疹1d”来诊。腹胀、腹泻,食欲减退,反应迟钝。查体:T39.3℃,P68次/min,R18次/min,BP100/62mmHg;表情淡漠;胸腹部少量散在分布的淡红色丘疹,压之退色;肝、脾大,轻压痛。
下列护理措施中不当的为(提示患者入院3d未排粪,诉腹胀,体温38.5~40.1℃。)
A:腹胀时给予牛奶及糖类食物 B:热退后1周逐渐增加活动 C:使用大量退热药 D:便秘时使用温0.9%氯化钠溶液__灌肠 E:指导患者排粪时避免过度用力 F:使用肛管协助腹胀患者排气 G:指导患者忌食生冷、粗糙、不易消化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