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6岁,13年前因甲状腺肿物行甲状腺左叶全切除,右叶次全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病理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3年前发现左颈部外侧肿物。甲状腺增强CT显示左颈侧方淋巴结肿大;细针穿刺怀疑转移。
下一步治疗方案是
A:甲状腺右叶全切除+左颈侧方淋巴结清扫术 B:甲状腺右叶全切除+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 C:仅做左侧颈淋巴结清扫术 D:口服甲状腺素片,无须手术治疗 E:放射性碘治疗,无须手术
患者男,54岁,因甲状腺肿物1周前在当地医院行甲状腺双叶次全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为甲状腺髓样癌。
完善各项检查后,行甲状腺全切除,双侧颈侧方淋巴结改良型清扫术,术后第1天血清降钙素水平为9.87pmol/L,第3天降至4.73pmol/L。下一步治疗正确的是
A:病变切除完整,无需特殊治疗 B:病变切除完整,终身口服甲状腺素片,定期复查 C:行放射性碘治疗 D:无须特殊治疗,但应定期复查甲状腺B超及CT E:病变切除完整,术后需要化疗
一女性患者,诊断为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在颈丛麻醉下行一侧甲状腺全切,一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第2天突然发生窒息,手足持续痉挛
预防此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是
A:结扎,切断甲状腺上动脉应紧贴甲状腺上极 B:结扎甲状腺下动脉要靠近颈总动脉 C:保留腺体要适当 D:术中常规作气管切开 E:必须保存两叶腺体背面部分
患者女,40岁,因“甲状腺肿大20年,劳累后气促3年”来诊。查体:P 70次/min,BP 130/80 mmHg;甲状腺弥漫性I3度肿大,质软,光滑;颈部未触及肿大的淋巴节。甲状腺放射活性碘摄取及T
抑制试验:3 h
I 摄取率20%,24 h
I 摄取率45%,T
给药可抑制。SPECT:甲状腺无结节。
最合适的治疗是
A:手术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B:行放射性外照射 C:应用丙基硫氧嘧啶治疗 D:放射性碘治疗 E:应用丙基硫氧嘧啶加普萘洛尔治疗
某女性患者,45岁,因“甲状腺肿大20年,劳累后气促3年”来诊。查体:P 70次/min,BP 130/80 mmHg;甲状腺弥漫性Ⅲ度肿大,质软,光滑;颈部未触及肿大的淋巴节。甲状腺放射活性碘摄取及T
抑制试验:3 h
I 摄取率20%,24 h
I 摄取率45%,T
给药可抑制。SPECT:甲状腺无结节。
最合适的治疗是
A:手术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B:行放射性外照射 C:应用丙基硫氧嘧啶治疗 D:放射性碘治疗 E:应用丙基硫氧嘧啶加普萘洛尔治疗
某女性患者,46岁,29个月前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3/20。免疫组织化学:ER(++),PR(-),HER-2(+)。术后完成4个周期AC辅助化学治疗,后行TAM辅助内分泌治疗。近日复查骨扫描发现右侧髂骨翼单发放射性浓聚。无骨痛症状。
正确的后续治疗是( 提示 骨活检骨组织中可见炎性细胞浸润,未见肿瘤细胞。)
A:继续TAM辅助内分泌治疗 B:给予二膦酸盐治疗 C:骨病变局部给予放射治疗 D:化学治疗+局部放射治疗 E:不除外肿瘤进展给予全身化学治疗 F:骨病变局部给予放射性粒子植入
某女性患者,46岁,29个月前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3/20。免疫组织化学:ER(++),PR(-),HER-2(+)。术后完成4个周期AC辅助化学治疗,后行TAM辅助内分泌治疗。近日复查骨扫描发现右侧髂骨翼单发放射性浓聚。无骨痛症状。
后续系统治疗可以考虑( 提示 骨活检骨组织中可见腺癌细胞浸润。结合病史考虑为乳腺癌转移。)
A:联合静脉化学治疗 B:继续TAM内分泌治疗 C:芳香化酶抑制药治疗 D:戈舍瑞林+芳香化酶抑制药 E:双侧卵巢切除+芳香化酶抑制药 F:双侧卵巢切除术
某女性患者,46岁,29个月前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3/20。免疫组织化学:ER(++),PR(-),HER-2(+)。术后完成4个周期AC辅助化学治疗,后行TAM辅助内分泌治疗。近日复查骨扫描发现右侧髂骨翼单发放射性浓聚。无骨痛症状。
下一步治疗考虑( 提示 患者后续接受戈舍瑞林+来曲唑解救内分泌治疗,复查可见明确骨质修复。治疗过程中监测骨密度提示轻度骨质疏松。)
A:立即停用来曲唑 B:给予三苯氧胺治疗 C:继续来曲唑+唑来膦酸治疗(每月1次) D:继续来曲唑+唑来膦酸治疗(每6个月1次) E:换用阿那曲唑治疗 F:三苯氧胺+唑来膦酸治疗
某女性患者,66岁,因“全身水肿2个月,心悸、气促1周”来诊。患者怕冷、食欲减退、腹胀,夜里常因呼吸困难憋醒。既往史:甲状腺功能亢进,放射性碘治疗史23年。查体:T 36.5 ℃,P 88次/min,R 23次/min,BP 150/100 mmHg;慢性病病容,结膜苍白,口唇发绀,颈静脉充盈,甲状腺无肿大;双肺底呼吸音弱,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扩大,心音低钝、律齐;腹膨隆,移动性浊音(+),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指压痕(+)。
应给予的治疗是
A:利尿剂 B:L-T
替代,小剂量起始 C:硝酸酯类药物扩张冠状动脉治疗 D:ACEI E:口服地高辛 F:调脂药
某女性患者,41岁。甲状腺肿物5年,伴声音嘶哑3个月,不能平卧,既往有气管炎病史3年,收入院治疗。
病理细胞学已确诊为未分化癌,最合适的治疗为
A:患侧甲状腺及峡部全切术加健侧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 B:患侧甲状腺及峡部全切术加放射治疗 C:全部甲状腺切除 D:放射性碘治疗 E:放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