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配筋砖砌体概念正确的是( )。

A:网状配筋砖砌体的配筋率越大,砌体强度越高,应尽量增大配筋率 B:网状配筋砖砌体抗压强度较无筋砌体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砌体中配有钢筋,钢筋的强度较高,可与砌体共同承担压力 C:轴向力的偏心距超过规定限值时,宜采用网状配筋砖砌体 D:组合砖砌体在轴向压力下,钢筋对砌体有横向约束作用,因而间接地提高了砖砌体的强度

某配筋砌块砌体抗震墙高层房屋,抗震等级二级,其中一根配筋砌块砌体连梁,截面尺寸bxh=190mmx600mm,净跨l=1200mm,承受地震组合下(内力调整后)的跨中弯矩设计值M=72.04kN·m,梁端剪力设计值V=79.8kN。砌块采用MU15单排孔混凝土砌块,Mb15混合砂浆,对孔砌筑,用Cb25灌孔(f=11.9N/mm),灌孔混凝土面积与砌体毛面积的比值a=0.245。纵向钢筋用HRB335级,箍筋用HPB300级钢筋(=270N/mm)。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取a=35mm。

该配筋砌块砌体连梁的抗剪箍筋配置,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该连梁截面条件满足规范要求。

A:2φ8@100 B:2φ10@100 C:2φ12@100 D:2φ12@200

某男性患者,33岁,急性病容,巩膜疑有黄染。右上腹有明显压痛伴肌紧张。实验室检查:WBC12.4×10/L,Hb100g/L中性粒细胞80%,淋巴细胞20%:B超:胆囊明显增大,囊壁增厚,可见反射很强的胆石数个,最大约1.5cm,提示胆囊炎、胆石症。急诊入院准备手术,患者过去无输血史,输血科急诊定血型为"O"型,但与几个O型供血者交叉配血时主侧不凝集,次侧管均出现弱凝集。进一步检查结果显示:患者RBC与抗A、抗B、抗A1抗体未发生凝集,但与抗A+B有弱凝集(+),有较强的H抗原(3+);患者血清中无抗A抗体,但有较弱的抗B抗体(+)。

患者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配血凝集

A:患者血清中有抗H抗体 B:患者血清中有抗Al抗体 C:冷抗体 D:血型为亚型 E:不完全抗体

某男性患者,32岁。急性病容,巩膜疑有黄染。右上腹有明显压痛伴肌紧张。实验室检查:WBC 12.4×10/L,Hb 100g/L,中性粒细胞80%,淋巴细胞20%。B超:胆囊明显增大,囊壁增厚,可见反射很强的胆石数个,最大约1.5cm,提示胆囊炎、胆石症。急诊入院准备手术,患者过去无输血史,输血科急诊定血型为"O"型,但与几个O型供血者交叉配血时主侧不凝集,次侧管均出现弱凝集。进一步检查结果显示:患者RBC与抗A、抗B、抗A1抗体未发生凝集,但与抗A+B有弱凝集(+),有较强的H抗原(3+);患者血清中无抗A抗体,但有较弱的抗B抗体(+)。

患者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配血凝集

A:患者血清中有抗H抗体 B:患者血清中有抗Al抗体 C:冷抗体 D:血型为亚型 E:不完全抗体

已知金属离子M与配位体L形成逐级络合物。则络合反应的平均配位数与()。

A:金属离子的浓度有关 B:与配位体的浓度有关 C:与金属离子和配位体的浓度有关 D:与金属离子和配位体的浓度都无关,仅与稳定常数有关

与中心离子相结合的配位体的总数称为()。

A:中心离子的配位数 B:络合物的总数 C:中心离子的总数 D:配位体的总数

关于配筋砖砌体概念正确的是()。

A:轴向力的偏心距超过规定限值时,宜采用网状配筋砖砌体 B:网状配筋砖砌体的配筋率越大,砌体强度越高,应尽量增大配筋率 C:网状配筋砖砌体抗压强度较无筋砌体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砌体中配有钢筋,钢筋的强度较高,可与砌体共同承担压力 D:组合砖砌体在轴向压力下,钢筋对砌体有横向约束作用,因而间接地提高了砖砌体的强度

下面关于配筋砖砌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轴向力的偏心距超过规定限值时,宜采用网状配筋砖砌体  B:网状配筋砌体抗压强度较无筋砌体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砌体中配有钢筋•钢筋的强度较高,可与砌体共同承担压力  C:组合砖砌体在轴向压力下,钢筋混凝土面层与砌体共同承担轴向压力,并对砌体有横向约束作用  D:网状配筋砖砌体的配筋率越大,砌体强度越高,应尽量增大配筋率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