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血培养连续监视系统的发展,加快了细菌检验自动化的进程,其工作原理主要为通过各种不同技术来检测细菌生长产生CO2后引起酸碱度,氧化还原电势以及瓶内压力变化来判断待检标本中细菌的存在,不同的血培养系统采用的技术也有所不同。

BACTEC9000系列全自动血培养仪采用的技术是

A:荧光探测技术 B:放射性14C标记技术 C:气压传感技术 D:特殊的CO感受器 E:同源荧光技术

自动化血培养连续监视系统的发展,加快了细菌检验自动化的进程,其工作原理主要为通过各种不同技术来检测细菌生长产生CO2后引起酸碱度,氧化还原电势以及瓶内压力变化来判断待检标本中细菌的存在,不同的血培养系统采用的技术也有所不同。

zongP血培养系统采用的技术是

A:荧光探测技术 B:特殊的CO感受器 C:气压传感技术 D:放射性14C标记技术 E:同源荧光技术

男,20岁,咳嗽,低热2个月,咯血1周,体检右上肺可闻湿啰音。X线胸片示右上肺有阴影,医生疑为肺结核,欲做痰培养

应选用的培养基是

A:血琼脂平板培养基 B:巧克力色平板培养基 C:罗-琴培养基 D:沙保培养基 E:柯索夫培养基

女性,30岁,因高热寒战,腰痛2天入院。左肾区有叩击痛,尿常规:RBC5~6/HP,WBC15~20/HP,中段尿培养大肠埃希菌>105/ml。经抗生素治疗2天后体温正常

病人住院2周,出院时尿常规正常,尿培养阴性,不发热,仍感腹痛,肾区无叩痛。出院后应注意

A:继续抗生素治疗 B:定期复查尿培养 C:每晚服抗生素一次 D:长期服碳酸氢钠 E:卧床休息至腰痛消失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年龄30岁,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近4周来出现反复发热,气促。查体:T38.4℃,眼结膜有出血点,心率100次/分,心尖部可闻及收缩期和舒张期杂音,呈乐性,性多变。左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左肋缘下可触及脾脏,双下肢无水肿。

如做血培养,应注意

A:入院第1天每间隔1小时采血1次,共3次 B:如次日未见细菌生长,可重复采血3次后用抗生素 C:需要在体温升高时采血 D:每次采血2ml E:在用抗生素之前采血 F:用过抗生素者,需停药2~7天后采血 G:不需要在体温升高时采血 H:每次采血10~20ml

病历摘要: 患者为女性,年龄30岁,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近4周来出现反复发热,胸闷,气促。查体:T38.4℃,眼结膜有出血点,心率100次/分,心尖部可闻及收缩期和舒张期杂音,呈乐性,多变。左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左肋缘下可触及脾脏,双下肢无浮肿。

如做血培养,应注意

A:入院第1天每间隔1小时采血1次,共3次 B:如次日未见细菌生长,可重复采血3次后用抗生素 C:需要在体温升高时采血 D:每次采血2ml E:在用抗生素之前采血 F:用过抗生素者,需停药2~7天后采血 G:不需要在体温升高时采血 H:每次采血10~20ml

患者张某,72岁,腹泻待查收入院,医嘱:查血常规和电解质并做血培养。

在血培养瓶内应注入的血液量应为

A:2ml B:3ml C:5ml D:8ml E:10ml

患者张某,72岁,腹泻待查收入院,医嘱:查血常规和电解质并做血培养。

下列有关标本采集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取下针头,分别注入三个试管内 B:电解质的标本应注入干燥管内送检 C:血培养标本注入后无须摇匀 D:使用抗生素后就不能采集血培养标本 E:为防止培养基变质,可在培养瓶内加入适量防腐剂

某患者有过不洁性交史,1个月后外生殖器出现丘疹状硬结,检查发现其硬结呈圆形,基底清晰,边缘隆起,质硬,有无痛性溃疡。初步怀疑为梅毒螺旋体感染。

做血培养的采血时机是

A:发热初期或高峰期 B:使用抗生素后 C:发热结束后 D:发热前3小时 E:发热前2小时

某患者男性,19岁,发热2d后就诊。血培养阳性,肥达反应阳性。

进行粪便培养的最佳时间段为

A:发病后立即 B:发病第1周 C:发病第2周 D:发病第6周 E:整个病程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