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25岁,因背部发现肿块前来就诊,查体肿块活动度好,大小约1.51cmx1cm,拟行局麻下肿块切除术。
可选用的局麻药不包括
A:0.25%~1%普鲁卡因 B:0.2%丁卡因 C:0.25%~0.5%利多卡因 D:0.2%~0.25%布比卡因 E:0.2%罗哌卡因
患者男,60岁,有腹股沟斜疝史,剧咳后,突感疝部痛,推之肿块不消失,有肠梗阻症状,6h后由家人抬至医院,患者疼痛已减轻,但仍有触痛肿块,诊断为绞窄疝。
能提示绞窄疝的症状是
A:疝块6h未回纳 B:触痛减轻,肿块仍在 C:有肠梗阻症状 D:肿块有压痛 E:患者被抬至医院
患者男,60岁,有腹股沟斜疝史,剧咳后,突感疝部痛,推之肿块不消失,有肠梗阻症状,6h后由家人抬至医院,患者疼痛已减轻,但仍有触痛肿块,诊断为绞窄疝。
绞窄疝确诊后,应采取的处理方法是
A:立即手法复位解除绞窄 B:立即手术 C:经必要的术前准备后手术 D:待疝块回纳后手术 E:继续观察变化
男性,58岁。右侧腹股沟斜疝3年。今晨便后疝内容物更加突出,不能还纳,局部剧痛伴恶心,呕吐6小时。
根据你对绞窄性疝的认识,下列表现中,不正确的是
A:疝囊内有血性渗液 B:有急性机械性肠梗阻表现 C:可引起疝外被盖组织发生蜂窝织炎 D:可坏死穿孔 E:绞窄肠管血运障碍是先动脉后静脉
男性,56岁。患右侧腹股沟斜疝3年。今晨便后疝突出,不能还纳6小时,局部疼痛,伴恶心,无呕吐。
有关绞窄性疝,错误的是
A:疝囊内有血性渗液 B:有急性机械性肠梗阻 C:可引起疝外被盖组织发生蜂窝织炎 D:可引起粪瘘 E:绞窄肠管血运障碍是先动脉后静脉
患者男性,67岁。右腹股沟肿物突出4小时后不还纳,自行用力还纳。包块还纳后,出现腹痛,伴恶心,呕吐4小时。既往右斜疝行疝修补,后复发2次,均行传统疝修补术。查体:T38.2℃,P 96次/分,BF 110/60mmHg,腹平坦,全腹压痛(+),反跳痛(+),伴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阴性;来闻及肠鸣音。
提示:立位腹部X线片:双隔下未见游离气体,腹部可见略扩张的肠袢及2个小液平。血常规:WBC19.0x10
/L,尿常规:RBC3~5个/Hp,WBC1~3个/Hp。腹穿抽出少量混浊黄绿色液,无味。目前最可能的诊断为
A: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B:腹内疝 C:肠破裂 D:膀胱破裂 E:右斜疝复发 F: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患者男性,53岁。因“右下腹可复性包块5年”入院。5年前于一饮劳动后感右下腹坠胀不适,并逐渐出现一包块,开始鸽蛋大小,渐增大。久站,劳累及咳嗽时出现,平卧休息或用手可还纳,未在意。嗣后包块增大并进入右侧阴囊,于5天前下坠感加重并出现疼痛,还纳困难,遂住院治疗。发病期间经常伴有消化不良及便秘,体重无明显改变。
斜疝的特点有
A: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 B:精索在疝囊前外方 C: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外侧 D:经腹股沟管突出,可进阴囊 E:疝块呈半球形 F:嵌顿机会较多 G:回纳疝块后压住深环疝块不再突出
男,70岁,以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5年就诊。查体:站立位时右侧腹股沟部内侧,耻骨结节外上有一半球形肿块突出,未降入阴囊,可还纳。回纳后压迫内环咳嗽时,疝块仍可突出
男性病人,38岁,4h前负重物时,右侧腹股沟斜疝被嵌顿,下列哪项表现说明疝内容物已发生缺血坏死
A:疝块增大,不能回纳 B:疝块紧张发硬 C:疝块有压痛 D:阵发性腹痛伴呕吐 E:全腹有压痛,腹肌紧张
肿块易还纳的疝是()
A:Richter疝 B:滑动性疝 C:绞窄性疝 D:可复性疝 E:逆行性嵌顿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