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68岁,因“呕吐,腹泻,意识障碍2 d”来诊。既往有糖尿病病史。血糖44.2 mmol/L。疑为高渗性高血糖状态。
关于高渗性高血糖状态,叙述错误的是
A:常见诱因有感染,急性胃肠炎,胰腺炎,严重肾疾患,不合理限制水分等 B:严重高血糖,失水严重,血液浓缩 C:血浆渗透压增高,脑细胞脱水,可表现突出的神经,精神症状 D:患者常表现为酸中毒样深大呼吸 E:血糖>33.3 mmol/L,一般为33.3~66.6 mmol/L
1999年,WHO公布了糖尿病新的诊断标准,在流行病学调查或人群筛查中,用静脉血浆测量血糖时注意正确使用诊断标准
采用哪项标准诊断空腹血糖损害
A:空腹血糖≥7.0(≥126)mmol/L(mg/dl),或口服75g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11.1(≥200)mmol/L(mg/dl) B:空腹血糖<7.0(≥126)mmol/L(mg/dl)及口服75g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7.8(≥140)mmol/L(mg/dl) C:空腹血糖<6.1(≥110)mmol/L(mg/dl)及<7.0(126)mmol/L(mg/dl),口服75g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7.8(<140)mmol/L(mg/dl) D:空腹血糖<5.6(≥100)mmol/L(mg/dl)及<6.1(110)mmol/L(mg/dl),口服75g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6.7(<120)mmol/L(mg/dl) E:以上都不正确
林先生,男,34岁,与同事聚餐饮酒后出现面色苍白,步态蹒跚,说话语无伦次,躁动,查血酒精浓度在300mg/dl,护士立即给予洗胃,开放静脉通道,给予50%葡萄糖加普通胰岛素12U静脉滴注。
滴入葡萄糖胰岛素液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肝脏 B:防止应激性高血糖 C:促进乙醇氧化解毒 D:提供足够的能量 E:补液利尿
陈某,68岁,脑血栓,医嘱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ml St。
在进行四肢静脉注射时,下列做法不当的是
A:认真执行三查七对 B:选择手背粗,直,有弹性的血管穿刺 C:止血带扎在距穿刺点6cm以上 D:穿刺时针梗与皮肤呈45°角 E:见回血后松开止血带,推注药液
某女性患者,65岁,因“呕吐、腹泻、意识障碍2 d”来诊。既往有糖尿病病史。血糖44.2 mmol/L。疑为高渗性高血糖状态。
关于高渗性高血糖状态,描述不正确的是
A:常见诱因有感染、急性胃肠炎、胰腺炎、严重肾疾患、不合理限制水分等 B:严重高血糖、失水严重、血液浓缩 C:血浆渗透压增高,脑细胞脱水,可表现突出的神经、精神症状 D:患者常表现为酸中毒样深大呼吸 E:血糖>33.3 mmol/L,一般为33.3~66.6 mmol/L
患者第1小时静脉补0.9%氯化钠液共1000m|,静脉滴注胰岛素8单位,复查血钾3.0mmo|/L,钠150mmol/L,血糖32.4mmol/L,血浆渗透压328mmol/L,血压为110/70mmHg。
患者经上述处理11小时后,脱水状况减轻,意识恢复。复查血钾3.3mmol/L,血钠144mmol/L,血糖14.2mmol/L,体温37.3℃,血尿素氮10.8mmol/L,血肌酐133mmol/L。应采取以下哪些处理措施
A:继续静滴0.9%氯化钠液 B:静脉输注5%葡萄糖液,加胰岛素 C:静脉输注10%葡萄糖液 D:继续静脉补钾 E:继续应用抗生素 F:应用速尿 G:鼓励患者饮水进食 H:继续静脉滴注胰岛素以使血糖在13~16mmol/L波动
患者第1小时静脉补0.9%氯化钠液共1000m|,静脉滴注胰岛素8单位,复查血钾3.0mmo|/L,钠150mmol/L,血糖32.4mmol/L,血浆渗透压328mmol/L,血压为110/70mmHg。
经上述处理两天,患者已能进半流饮食,尚有咳嗽、痰多黄黏。体温37.5~38.2℃,复查胸片示双肺感染,查空腹血糖13.8mmol/L。下一步治疗应作哪些调整
A: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 B:皮下注射长效胰岛素控制血糖 C: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控制血糖 D:加强抗生素治疗 E:按糖尿病要求控制饮食 F:给予磺脲类口服降血糖药治疗 G:给予双胍类口服降血糖药治疗 H:配合中药治疗 I:继续静脉滴注胰岛素 J:鼓励患者多饮水
某女性患者,76岁,糖尿病病史20年,长期应用格列本脲5mg,3/d,口服治疗。此次,因感冒不思饮食2天,随后患者出现大汗、烦躁、意识不清,立即测快速血糖为2.1mmol/L,立即给予50%葡萄糖50ml静脉注射,患者意识恢复。
该患者可诊断为
A:脑血管意外 B:低血糖反应 C:心肌梗死 D:冠心病 E:脑卒中
如果静注葡萄糖液对低血糖昏迷效果不明显,应使用()
A:肌注胰高血糖素 B:静注纳洛酮 C:皮下注射胰岛素 D:静注糖皮质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