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5岁,经胸片,SACE,PPD试验及淋巴结活检,病理确诊为I1期肺结节病;未用任何治疗,观察至第3个月,出现头痛,双眼胀痛,流泪及视物模糊。
结节病的病因是
A:遗传因素 B:感染因素 C:环境因素 D:自身免疫功能异常 E:结节病的病因迄今不清楚
患者男,65岁,经X线胸片,SACE,PPD试验及淋巴结活检,病理确诊为I1期肺结节病;未用任何治疗,观察至第3个月,出现头痛,双眼胀痛,流泪及视物模糊。
结节病的病因是
A:遗传因素 B:感染因素 C:环境因素 D:自身免疫功能异常 E:结节病的病因迄今不清楚
王某,70岁,晨练过程中突然昏倒在地,经现场抢救,呼吸,心跳恢复,但意识仍未恢复,现场救护人员协助王某取复原体位,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等待急救车到来。
取复原体位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呕吐物误吸 B:使膈肌下降利于呼吸 C:保证脑部的血液供应 D:便于观察病情变化 E:膈肌下降,减少对心脏的压迫
患者,女,75岁,高血压病30余年,平日血压控制在140/90mmHg,糖尿病4年,应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近半年来常于劳累时感心前区闷痛,持续1~2分钟,休息后缓解,未予诊治。4小时前突感胃痛伴胃灼热感,伴大汗,恶心,呕吐1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急诊入院。查BP:110/65mmHg;心电图示V
~V
导ST段弓背向上抬高;CK:3240IU/L,CK-MB:398IU/L,cTnI:12.5ng/ml。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即刻给予溶栓治疗,胸痛逐渐减轻。
入院当日责任护士给予患者的护理措施,下列哪项不妥
A:绝对卧床休息 B:制订患者活动计划,锻炼并提高其活动量 C:观察心前区疼痛变化和心肌酶的变化 D:给予鼻导管吸氧 E:持续心电监护
某男性患者,70岁,高血压病20年,平日血压140/90mmHg,糖尿病10年,1周来发生心前区疼痛,闷胀痛多持续1~2分钟,经休息可缓解,1天来心前区痛持续6小时不缓解,精神烦躁,恶心呕吐一次,故急送医院。测BP130/90mmHg,心电图示:ST段弓背向上抬高,出现Q波,心肌酶升高,医生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即刻给予吗啡止痛,胸痛逐渐减轻。心电监护可见早搏,每分钟4~5个,BP130/90mmHg。
责任护士给予护理措施下列哪项不妥
A:绝对卧床休息 B:继续心电监护并遵医嘱静注利多卡因 C:观察心前区疼痛变化 D:吸氧4~6L/min E:嘱患者饮水比正常人要少,以减轻心脏负担
某男,70岁。高血压病20年,平日血压140/90mmHg,糖尿病10年,1周来发生心前区疼痛,闷胀痛多持续1~2min,经休息可缓解,1天来心前区痛持续6h不缓解。精神烦躁,恶心、呕吐一次,急送医院。测BP130/90mmHg,心电图示V
ST段弓背向上抬高,出现Q波,心肌酶升高,医师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即刻给予吗啡止痛,胸痛逐渐减轻,心电监护可见室性期前收缩,每分钟4~5个,BP130/90mmHg。
急诊护士给予病人的护理措施中哪项不妥
A:让病人绝对卧床休息 B:持续心电监护,并遵医嘱静注利多卡因 C:观察心前区疼痛变化 D:吸氧 E:嘱病人大量饮水,补充循环血量
王大娘,69岁,2个月前跌倒后发生股骨颈骨折,一直卧床休息。既往糖尿病史15年。
为避免王大娘长期卧床,以下措施不正确的是
A:积极治疗骨折 B:积极治疗糖尿病 C:让老人尽早康复训练 D:让老人尽早下床活动 E:为促进老人骨折尽早愈合,让老人减少活动,绝对卧床休息
某女性患者,75岁,高血压病近40年,平日血压控制在140/90mmHg,糖尿病4年,应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近半年来常于劳累时感心前区闷痛,持续1~2分钟,休息后缓解,未予诊治。4小时前突感胃疼伴烧灼感,伴大汗,恶心呕吐1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急诊入院。查BP:110/65mmHg,心电图示V
~V
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CK:3201U/L,CK-MB:3981U/L。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即刻给予溶栓治疗,胸痛逐渐减轻。
入院当日,护士给予患者的护理措施不妥的是
A:绝对卧床休息 B:制订患者活动计划,锻炼并提高其活动量 C:观察心前区疼痛变化和心肌酶的变化 D:给予鼻导管吸氧 E:持续心电监护
男性,73岁。因"社区获得性肺炎"入院。给予卧床休息、应用抗生素和对症处理3天,体温下降,症状好转。住院第4天突发呼吸困难,咳痰带鲜血、伴胸痛。查体:见左下肢肿胀。最可能的疾病是()
A:肺血栓栓塞症 B: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C:肺结核 D:原发性肺动脉__ E: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