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12岁,因“发热伴腹痛2个月”来诊。粪呈稀糊状,1~2次/d,有时带黏液,血丝。伴体重减轻。查体:口腔黏膜溃疡;腹软,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腹部B型超声:右下腹肠管呈节段性病变。
结肠镜检查:右半结肠呈节段性炎症改变,有鹅卵石样外观并多次活检。可确诊为克罗恩病的病理改变是
A:瘘管形成 B:全层性炎症 C:纵行溃疡 D:肛门病变 E:非干酪样肉芽肿
患者,女,15岁,诉右膝疼痛,逐渐加重,夜间尤甚,X线片示右侧股骨下端呈Codman三角。手术切除病变组织送检。巨检肿瘤位于干骺端,切面灰白色鱼肉状,并见出血坏死及周围骨皮质破坏。
该疾病的主要病变特点是 ( )
A:肿瘤由成纤维细胞样基质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构成 B:肿瘤由小圆形细胞构成 C:异型瘤细胞形成肿瘤性骨样组织或骨组织 D:由向纤维母细胞分化的梭形细胞构成 E:骨基质中散布异型性的软骨细胞
患者,女,15岁,诉右膝疼痛,逐渐加重,夜间尤甚,X线片示右侧股骨下端呈Codman三角。手术切除病变组织送检。巨检肿瘤位于干骺端,切面灰白色鱼肉状,并见出血坏死及周围骨皮质破坏。
有关该疾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来源于间叶组织 B:来源于骨母细胞 C:常见于青少年 D:好发于四肢长骨,尤其是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 E:高度恶性,早期即发生淋巴道转移
死者,女性,65岁,尸检见两肺缩小,变硬,肺组织呈蜂窝状改变,下叶脏层胸膜显著增厚,壁层胸膜出现纤维斑和广泛纤维化。
该疾病的病变特点错误的是 ( )
A:病变以两肺下部为重 B:弥漫性纤维化肺组织中可见大量胆固醇结晶 C:肺间质弥漫性纤维化 D:常在壁层胸膜处形成胸膜斑 E:肺组织中可见石棉小体
患者女,56岁,因“腹胀,腰部不适”来诊。CT:左上腹部占位性病变。大体检查:病变12 cmx11 cm,结节状,界清。组织学检查:肿瘤以梭形细胞为主,呈交错条索状排列,细胞密集,细胞胞质中等界限尚清。部分区域肿瘤细胞呈上皮样,片状分布,细胞胞质丰富,界限清楚。间质胶原轻度增生,伴有炎症细胞浸润。
根据该病例的部位和组织学表现,在鉴别诊断中可以排除的疾病是
A:韧带样纤维瘤 B:平滑肌肿瘤 C:肌成纤维细胞肿瘤 D:神经纤维瘤病 E:滑膜肉瘤
患者女,56岁,因“腹胀,腰部不适”来诊。CT:左上腹部占位性病变。大体检查:病变12 cmx11 cm,结节状,界清。组织学检查:肿瘤以梭形细胞为主,呈交错条索状排列,细胞密集,细胞胞质中等界限尚清。部分区域肿瘤细胞呈上皮样,片状分布,细胞胞质丰富,界限清楚。间质胶原轻度增生,伴有炎症细胞浸润。
该病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查CD117表达阳性时,首选的病理诊断是
A:转移性子宫内膜间质肿瘤 B: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 C:滑膜肉瘤 D:肥大细胞肉瘤 E:胃肠道间质肿瘤
患者女,56岁,因“腹胀,腰部不适”来诊。CT:左上腹部占位性病变。大体检查:病变12 cmx11 cm,结节状,界清。组织学检查:肿瘤以梭形细胞为主,呈交错条索状排列,细胞密集,细胞胞质中等界限尚清。部分区域肿瘤细胞呈上皮样,片状分布,细胞胞质丰富,界限清楚。间质胶原轻度增生,伴有炎症细胞浸润。
对本例诊断生物学行为高度侵袭危险有价值的是
A:部位 B:症状 C:年龄 D:组织学形态 E:大小 F:性别
患者女,65岁,因“腹胀,腰部不适”来诊。CT:左上腹部占位性病变。病变7.5 cmx6.8 cm,呈结节状。
为了明确病变与周围器官的关系,需要的实验室检查有
A:CT B:MRI C:胃造影术 D:腹部B型超声 E:肠镜 F:肿块针吸细胞学
患者女,22岁,左大腿深部肌肉组织内一直径约8.5 cm肿块,结节状,切面呈灰白暗红色,灶区出血,囊性变。
光镜下组织形态如图所示。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恶性颗粒细胞瘤 B:腺泡状横纹肌肉瘤 C:转移性肾细胞癌 D: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E:副神经节瘤
某牛场成年牛突然发病,症见高热,呼吸困难,听诊有明显的啰音,叩诊有大面积浊音区,X射线检查可见肺部呈现大面积的渗出性阴影。死后剖检可见肺肿大,暗红色,质地坚实如肝脏,病变肺组织切块可沉入水底。
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该肺的病变会呈现
A:充血明显,肺泡内充满大量网状物 B:充血消失,肺泡内见少量网状物 C:充血消失,肺泡内充满大量网状物 D:水肿明显,肺泡内见少量均质红染物 E:出血明显,肺泡内充满大量网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