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49岁。特殊职业,在生产有机磷农药工作中违反操作规定,出现恶心,呕吐,多汗,流涎,瞳孔缩小,呼吸困难,大汗,肺水肿,惊厥等症状。全血胆碱酯酶活力降至30%以下,在治疗时使用阿托品静脉给药。

如果在急性严重中毒症状消失后2~3周,发生迟发性神经病,在急性中毒后24~96小时突然发生死亡,则称为

A:中间综合征 B:迟发性脑病 C:中毒后遗症 D:神经精神后发症 E:猝死

某年1月25日,某地区发生一家庭食用臭豆腐中毒事故,报告潜伏期6小时,临床症状全身疲倦无力,头晕,头痛,走路不稳,眼睑下垂,声音嘶哑,失音。

该中毒发生最大可能是哪些类型食物中毒

A:肉毒梭菌毒素食物中毒 B:毒鼠强杀鼠药食物中毒 C:有机磷农药食物中毒 D:河豚类毒素食物中毒 E:细菌性食物中毒

某年9月中旬,某县发生5名小学生食物中毒,报告食用杏仁,潜伏期均在1小时以内,症状主诉口中苦涩,流涎,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脉频,四肢软弱无力,5名学生不同程度呼吸困难。

该起中毒分析为何类型

A:有毒植物中毒 B:有毒动物中毒 C:化学性中毒 D:细菌性食物中毒 E:霉变食品中毒 F:真菌毒素中毒

某地一冷库内销伪冷冻饴巴鱼,售出后引起80余人食物中毒。报告潜伏期15分钟-1小时,主要症状头晕.脉频.胸闷.心悸,表现体征频繁,胸部.全身皮肤潮红,部分病人恶心.呕吐。体温不高,中毒病人在2日内均恢复。

该中毒发生应考虑何类型中毒

A:过敏性食物中毒 B:细菌性食物中毒 C:化学性食物中毒 D:真菌毒素中毒 E:有毒植物中毒 F:有毒动物中毒

2003年3月某县发生了一起七日内三次家庭食物中毒。首次食物中毒发生于3月2日晚时,A某一家除其子因上学于当日下午5时离家去学校食宿外,其余一家三口均在食用新蒸馍后约1小时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经村卫生院对症治疗后于当晚10时左右症状缓解,未予特别注意。3月3日晚7时,A某一家三口于晚饭后约1小时再次发病,症状与第一次基本相似,3月8日A某及其子一家四口在食用新蒸馍后发生第三次食物中毒。第三次食物中毒发生后患者被送往医院,并报告卫生部门。

提示 调查发现,进食新蒸馍后发病,潜伏期大约1小时左右。人与人不传染,发病症状相似。制蒸馍的麦子有发霉现象。可初步诊断为

A:黄曲霉毒素中毒 B:亚硝酸盐中毒 C:青霉中毒 D:赤霉病麦中毒 E:棉酚中毒 F:含氰苷类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在食物中毒发生问题上占有重要位置,某地发生一起760人大型食物中毒,报告潜伏期8-24小时,临床症状:恶心.头痛.食欲不振.出冷汗.呕吐.腹泻.腹痛.体温升高达38℃。

该中毒属于哪些型别食物中毒

A:化学性食物中毒 B:植物性食物中毒 C:动物性食物中毒 D:细菌性食物中毒 E:中毒感染型 F:农药中毒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在食物中毒发生问题上占有重要位置,某地发生一起760人大型食物中毒,报告潜伏期8-24小时,临床症状:恶心.头痛.食欲不振.出冷汗.呕吐.腹泻.腹痛.体温升高达38℃。

发生中毒和以下哪些因素有关

A:中毒者食入大量活菌 B:中毒者食入大量葡萄球菌 C:中毒者食入大量大肠杆菌 D:中毒者食入大量肉毒梭菌 E:活菌在体内被杀灭放出内毒素 F:食入大量活菌并放出内毒素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在食物中毒发生问题上占有重要位置,某地发生一起760人大型食物中毒,报告潜伏期8-24小时,临床症状:恶心.头痛.食欲不振.出冷汗.呕吐.腹泻.腹痛.体温升高达38℃。

确证由沙门氏菌引发食物中毒必须做血清学检查,血清采取必须是

A:中毒病人发病第一周.第三周血样 B:中毒病人发病第二周.第三周血样 C:中毒病人第一周.第二周血样 D:中毒病人第二周血样 E:中毒病人第一周血样

如情况紧急,可行气管切开的部位是

A:甲状软骨 B:环状软骨 C:环甲膜 D:第1~2气管软骨环 E:第3~5气管软骨环

某人进食午餐后回家,1小时左右出现头疼、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瞳孔缩小如针尖大、呼吸困难等症状,到卫生所就医,初步诊断是中毒。

根据症状,可考虑为

A:有机磷农药中毒 B:亚硝酸盐中毒 C:赤霉病麦中毒 D:发芽马铃薯中毒 E:有毒蜂蜜中毒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