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60岁,吞咽困难2个月,胃镜发现距门齿26cm菜花样肿物,侵及管腔2/3;既往有运动后胸闷憋气史,胸片发现右肺上野大面积无肺纹理区
如发现右胸巨型肺大泡,则最合理的治疗方案是
A:左侧开胸弓上吻合 B:根治性放疗 C:左侧开胸颈部吻合 D:右开胸三切口食管癌切除,右肺大泡切除 E:化疗+放疗
病历摘要:男性,35岁,主因体检发现前纵隔肿物一周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双锁骨上淋巴结不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啰音,腹软,肝脾肋下未及。胸片示前上纵隔肿瘤。
手术在全麻下进行,采用胸骨正中劈开切口,见肿瘤侵犯左无名静脉,正确的处理为:
A:行肿瘤摘除术 B:行胸腺扩大切除术及血管部分切除术 C:为安全起见行肿瘤姑息切除 D:将肿瘤从无名静脉剥离后切除
患者女,64岁。因“痰中带血2个月”就诊。胸部CT提示右中叶近心缘旁占位,直径3 cm左右,边界清晰,可见胸膜牵拉征。既往有右侧甲状腺肿大病史20年,左侧卵巢性索-间质肿瘤行手术切除史5年。若患者行外科手术切除病灶,术后病理:(右中叶)肺混合型腺癌,2.0 cmx2.0 cmx2.5 cm,侵及肺膜,未侵及支气管,断端阴性;淋巴结转移:隆突下1/5,R4 1/2。
下一步治疗方案,正确的是(提示右中叶近心缘旁占位,直径3 cm左右,边界清晰,可见胸膜牵拉征。既往有右侧甲状腺肿大病史20年,左侧卵巢性索-间质肿瘤行手术切除史5年。若患者行外科手术切除病灶,术后病理:(右中叶)肺混合型腺癌,2.0 cmx2.0 cmx2.5 cm,侵及肺膜,未侵及支气管,断端阴性;淋巴结转移:隆突下1/5,R4 1/2。)
A:术后定期随诊,每3个月复查胸LDCT及肿瘤标志物等; B:术后1个月左右进行辅助化疗 C:术后1个月左右辅助放疗 D:术后辅助化放疗 E:中药及免疫支持治疗
患者,男性,56岁,患左侧颊癌9个月余,行颊癌切除术并行颈淋巴结清扫术,用肋骨胸大肌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缺损。
该骨肌皮瓣供区血管是
A:胸背血管 B:胸肩峰血管 C:肋间血管 D:颈横血管 E:胸廓内动脉
某男性患者,63岁,9个月前因喉癌(T
N
M
)行全喉切除+右侧功能性颈清扫术,术后有咽瘘发生,经换药1个月后愈合,之后行放疗。现右侧颈部胸锁乳突肌前缘处皮肤溃烂、红肿、隆起、疼痛。
如果采用胸大肌肌皮瓣修补,下列哪些描述是正确的
A:主要供血血管是锁骨下动脉的胸肌支 B:供血血管蒂走行在胸大肌和胸小肌之间 C:血管蒂穿过锁骨的位置在锁骨外中三分之一处 D:切取皮瓣过程中应避免用力牵拉肌皮瓣的皮肤 E:血管蒂应当仔细解剖干净,尽量避免携带软组织 F:供区多可直接拉拢缝合
某男性患者,49岁,主诉:进行性吞咽困难4月。患者4年月出现咽异物感,外院曾诊断为慢性咽炎治疗,咽异物感无改善,并出现吞咽不畅,开始时,尚可进食软饭,此后出现吞咽困难,并加重,现仅可进食流质,起病后体重下降5kg。无声嘶、无饮水呛咳。吸烟30年,40支/日。嗜白酒,半斤/日。体查:右侧梨状窝饱满,菜花样肿物,大小约3cm×1cm。双侧声带活动正常、表面光滑。右颈Ⅱ、Ⅲ区扪及2个肿大淋巴结、质中、界欠清、活动度一般、大小约3cm×1cm、2cm×0..5cm。纤维喉镜下喉咽肿物活检,病理证实为梨状窝高分化鳞癌。喉咽及食管造影示:右侧梨状窝占位累及食管入口。胸片及腹部B超未见异常。全身骨扫描未见异常。
胸大肌肌皮瓣修复下咽的优点有哪些
A:供给血管解剖较恒定,血供可靠,成活率高 B:皮瓣切取面积大,可修复较大面积缺损 C:肌肉组织量大,可供填塞死腔 D:血管肌肉蒂较长,转移灵活 E:可折叠修复下咽与颈部皮肤缺损 F:不需更换手术体位,和原发灶手术同时进行,缩短手术时间 G:供区创面可直接拉拢,不需植皮 H:适合修复喉咽全周缺损
上颌窦后外壁的恶性肿瘤引起的张口困难的原因是
A:肿瘤侵犯了颞颌关节 B:肿瘤侵犯了翼内肌 C:肿瘤侵犯了翼外肌 D:肿瘤侵犯了咬肌 E:肿瘤侵犯了下颌关节
某男性患者,61岁,舌根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侵及翼内肌、磨牙后三角,伴开口受限。
肿瘤切除后遗留缺损,理想的修复多采用
A:颈部皮瓣 B:下斜方肌肌皮瓣 C:背阔肌肌皮瓣 D:胸大肌肌皮瓣 E:前额皮瓣
某男性患者,64岁,9个月前因喉癌(T
N
M
)行全喉切除+右侧功能性颈清扫术,术后有咽瘘发生,经换药1个月后愈合,之后行放疗。现右侧颈部胸锁乳突肌前缘处皮肤溃烂、红肿、隆起、疼痛。
如果采用胸大肌肌皮瓣修补,以下哪些描述是正确的
A:主要供血血管是锁骨下动脉的胸肌支 B:供血血管蒂走行在胸大肌和胸小肌之间 C:血管蒂穿过锁骨的位置在锁骨外中三分之一处 D:切取皮瓣过程中应避免用力牵拉肌皮瓣的皮肤 E:血管蒂应当仔细解剖干净,尽量避免携带软组织 F:供区多可直接拉拢缝合
胸大肌止于()
A:尺骨鹰嘴 B:肱骨小结节 C:肱骨结节间沟 D:肱骨大结节嵴 E:尺骨粗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