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45岁,渔民。因发热1周伴腹痛,腹胀,腹泻,大便每日3~4次,稀便有粘冻,在某村卫生站诊治,给服氯霉素5天,病人热退,症状好转,继续工作,2周后再次发热39℃,到县医院诊治,抽血培养有伤寒杆菌生长。
通过治疗,病人体温正常,两次血培养(-),但IgG,IgA含量仍高,考虑为带菌状态。你认为哪个器官隐藏细菌最多
A:肝 B:脾 C:胆囊 D:肠道淋巴结 E:网状内皮系统
男性,45岁,渔民。因发热1周伴腹痛,腹胀,腹泻,大便每日3~4次,稀便有粘冻,在某村卫生站诊治,给服氯霉素5天,病人热退,症状好转,继续工作,2周后再次发热39℃,到县医院诊治,抽血培养有伤寒杆菌生长。
在伤寒的流行病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是
A:伤寒潜伏期 B:伤寒急性期 C:伤寒恢复期 D:伤寒暂时带菌者 E:伤寒慢性带菌者
患者男性,23岁。学生,2005年10月24日出现发热(最高达39.5℃)头痛,腹泻,乏力,胸部有皮疹,在当地卫生所按一般感冒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该同学继续上课,几日后病情加重,于11月14日到县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伤寒。
本例确诊伤寒最可靠的依据是
A:发热,白细胞减少 B:血培养阳性 C:皮疹,白细胞减少 D:肥达反应阳性 E:发热中毒症状,白细胞减少
伤寒极期的典型热型
A:波浪热 B:稽留热 C:弛张热 D:回归热 E:不规则热
某女性患者,47岁,胸闷气短1月,伴全身乏力,咳嗽,发热。胸片示:中上纵隔增宽,右缘呈波浪状改变。白细胞:8.5×10
/L。
最可能的诊断是
A:胸内甲状腺 B:胸腺瘤 C:右侧中心型肺癌 D:淋巴瘤 E:畸胎瘤
一位住院患者,住院15日后出现类似伤寒症状,病情较轻、发热38℃,腹泻,腹部疼痛,粪便培养鼠伤寒沙门菌阳性。该患者发病前这个病室有一类似症状患者,两人有食物交换。
伤寒患者住在传染病房治疗,此时应采取
A:预防性消毒 B:终末消毒 C:随时消毒 D:化学消毒 E:紫外线消毒
某女性患者,41岁,胸闷气短1个月,伴全身乏力,咳嗽,发热。胸片示:中上纵隔增宽,右缘呈波浪状改变。白细胞:8.0×10
/L。
最可能的诊断是
A:胸内甲状腺肿 B:淋巴瘤 C:畸胎瘤 D:右侧中央型肺癌 E:胸腺瘤
细层呈波浪状,并平行于层面的层理,称()。
A:波状层理 B:水平层理 C:斜层理 D:交错层理
伤寒患者的热型常呈()
A:波动热 B:弛张热 C:间歇热 D:稽留热 E:不规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