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40岁。上呼吸道感染服用磺胺嘧啶。

加服此药物的目的是

A:增强抗菌疗效 B:加快药物吸收速度 C:防止变态反应 D:防止药物排泄过快 E:使尿偏碱性,增加药物溶解度

患者,女性,27岁,上呼吸道感染3天。患者咳嗽,咳黏痰。医嘱:超声雾化吸入,tid。

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的目的不包括

A:治疗呼吸道感染 B:减轻咳嗽 C:解除支气管痉挛 D:湿化呼吸道 E:促进食欲

患者,男,32岁,不慎跌入池塘后,由于水,泥沙,杂草等堵塞呼吸道,造成窒息,心搏骤停。

患者心肺复苏成功后,送医院继续治疗,护士观察病情,不属于淹溺并发症的是

A:脑水肿 B:肺水肿 C: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D:急性肾衰竭 E:低蛋白血症

患者男性,40岁。头痛半年,用力时加重,多见于清晨及晚间,常伴有恶心,有时呕吐。经CT检查诊断为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压增高,为行手术收入院。入院后第2天,因便秘,用力排便,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右侧肢体瘫痪,随即意识丧失。体检:血压178/105mmHg,呼吸17次/分钟,脉搏54次/分钟。左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

治疗期间,患者出现痰液堵塞气道,造成呼吸困难。治疗呼吸道梗阻最有效的措施是

A:通过鼻腔,口腔吸痰 B:鼻腔置管,氧气吸入 C:气管切开 D:从口腔行气管插管 E:用开口器侧外位引流

患儿男,7岁,因四肢无力1天入院。入院前1天,患儿起床后感乏力,站立行走困难,迅速加重,并累及双上肢,不能端碗,声音变小,饮水呛咳,病程中无排尿及排便障碍,无头痛,呕吐及视物模糊,无惊厥及意识障碍,无发热。病前2周曾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既往无类似病史,否认遗传病家族史。体检:T 37℃,R 30次/分,HR 100次/分,神清,对答切题,声音嘶哑,咽反射减弱,双侧呼吸动度减弱,双肺散在痰鸣音,心腹无异常,四肢肌张力低下,双上肢肌力3级,双下肢肌力2级,腹壁反射,提睾反射未引出,膝腱反射未引出,颈阻阳性,双侧克氏征阳性,双侧巴氏征阴性,无感觉障碍。

此时应做何紧急处理 (提示:患儿经上述处理后2小时,仍有大量呼吸道分泌物,并出现口唇发绀,矛盾呼吸,鼻导管给氧下血氧饱和度迅速下降至65%~70%。)

A:吸痰保持气道通畅 B:紧急气管插管 C:皮囊加压给氧转送至ICU D: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 E:继用IVIG F:停用IVIG

某女性患者,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疾病感染的并发症有

A:急性鼻窦炎 B:中耳炎 C:气管一支气管炎 D:肺炎 E:心肌炎

某女性患者,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正确的护理方法是

A:一般不需要任何特殊处理 B:注意保暖 C:多饮水 D:发热,全身酸痛者可用解热止痛药 E:常规使用抗生素

某男性患者,20岁,主诉发现颈部包块1月。无鼻塞和鼻涕带血,亦无回吸性血涕。不伴头痛及耳鸣,无耳闷和堵塞感。咽喉轻微疼痛,吞咽时咽喉异物感,以吞口水为重,吞咽食物无阻碍。包块位于右侧胸锁乳突肌上1/3处,大小为4×6cm,边界尚清晰,质中,无压痛,皮肤无潮红及发热。左侧颈部未及包块。双侧扁桃体Ⅱ度,无脓点,口腔和口咽未见异常。患者发病前无上呼吸道感染史,无咳嗽和咳血,无午后低及热盗汗.

下一步可选择哪些治疗方案 提示:鼻咽和颈部CT和MR扫描都见鼻咽顶,鼻中隔左后端,部分后筛处见肿物影,颈部未见肿瘤复发。

A:即刻行原发病灶根治性放疗 B:如采用PF方案,4个疗程化疗后追加根治性放射治疗 C:如采用PF方案,2个疗程化疗后追加根治性放射治疗 D:鼻内镜下鼻腔、鼻咽及鼻窦肿物切除术,一周后根治性放疗 E:鼻侧切开并鼻腔、鼻咽及鼻窦肿物切除术,一周后根治性放疗 F:上颌骨外翻鼻腔、鼻咽及鼻窦肿物切除术,两周后根治性放疗 G:鼻内镜下路鼻腔、鼻咽及鼻窦肿物切除术,两周后根治性放疗 H:鼻侧切开并鼻腔、鼻咽及鼻窦肿物切除术,两周后根治性放疗

某女性患者,41岁,上呼吸道感染服用磺胺嘧啶。

加服此药物的目的是

A:增强抗菌疗效 B:加快药物吸收速度 C:防止变态反应 D:防止药物排泄过快 E:使尿偏碱性,增加药物溶解度

呼吸道异物堵塞急救的正确做法()

A:让患者尽量咳嗽 B:用外力冲击患者腹部,使胸腔及气道压力骤升,将气道异物逼出口腔 C:用手掌打击患者肩胛骨促使异物排出 D:情况紧急,立即送往医院处臵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