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女,1岁,因“低热伴轻咳3周”来诊。45d前曾高热1周后体温正常。看护患儿的保姆6个月前因咯血回当地治疗。生后接种卡介苗。查体:精神好,发育好;浅表淋巴结轻度肿大;双肺呼吸音粗;肝肋下2cm,脾未及。病后第2周胸部X线片:上纵隔增宽,右肺门增大,右上肺片影。

若保姆6个月前明确诊断为浸润性肺结核,并电话告知家长,对于该患儿,最恰当的处理是

A:接种卡介苗,无须重视 B:胸部X线片检查,若阴性,无须治疗 C:PPD试验,若阴性,无须治疗 D:PPD试验,即使阴性,也应给予异烟肼治疗3个月,再重复PPD试验,阳性继续治疗3个月,动态检查胸部X线片 E:PPD试验中等阳性以上,才给予异烟肼治疗

 婴幼儿发生单纯疱疹病毒的原发感染多见于6个月~2岁。因为6个月以后的婴儿来自母体的抗体多数消失,所以此时容易发生HSV-1型原发感染。

人体在HSV-1型原发感染后很快产生特异性免疫,能将大部分病毒清除。但少数病毒可长期存留于神经细胞内,无临床表现,潜伏的神经细胞主要位于

A:足趾神经节 B:手指末梢神经节 C:三叉神经节和颈上神经节 D:骶神经节 E:耳后神经节

患儿,男,1岁2个月,运动发育落后半年。生后5分钟Apgar评分5分。家族史阴性。查体:智力正常,双上肢活动正常,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CT检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上述疾病诊断后,当前不宜采用的治疗方法是

A:物理疗法 B:康复训练 C:试服肌肉松弛药物降低肌张力 D:试服脑神经细胞营养药物,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E: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女性,35岁,反复发热在37.5~38℃1个月,伴关节肌肉酸痛就诊,查体:Hb88g/L,心界不大,心率90次/min,心尖有收缩期吹风样杂音I3级,并有收缩中期喀喇音。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发热待查。对抗生素反应良好,5小时后体温逐渐降至正常。

此时抗生素应用疗程是( )

A:体温正常后3小时可停用抗生素 B:2周 C:4~8周 D:5个月 E:10个月

男性,21岁。15岁起每年春秋季反复出现喘息发作,咳嗽,应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吸入有效,近2个月发作频繁,经常夜间发作,2天前闻油烟后又发生喘息。查体:大汗淋漓,口唇发绀,脉搏细速,心率126次/分,BP 165/100mmHg,T 37.6℃,双肺可闻及广泛哮鸣音。

经系统治疗后患者好转准备出院,以下不在出院医嘱范围内的是

A:避免接触过敏原 B:适当锻炼,增强免疫力 C:规律吸入糖皮质激素及β受体激动剂 D:只需按需吸入β受体激动剂 E:3个月后复诊,调整用药

患儿女,1岁半。父母亲为表兄妹结婚,生后外表与常人无异,5个月龄后头发渐变棕色,以后色更浅,眼珠在4个月后也由黑色变棕色,至今不能独坐,不会叫爸爸,妈妈,曾有过一次惊厥,尿呈鼠尿臭味,尿三氯化铁试验呈阳性。

确诊后应

A:立即进行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至症状消失 B:立即进行无苯丙氨酸饮食治疗 C:立即进行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并至少维持至青春期以后 D:立即进行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并维持至学龄前期 E:立即进行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至终生

女孩,1岁。父母亲为表兄妹结婚,生后外表与常人无异,5月龄后头发渐变棕色;以后色更浅,眼珠在4个月后也由黑色变棕色,至今不能独坐,不会叫爸爸,妈妈;曾有过一次惊厥,尿味呈鼠尿臭,尿三氯化铁试验阳性。

确诊后应如何处理( )

A:立即进行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并至少维持至青春期以后 B:终生补充甲状腺素 C: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 D:补充叶酸与维生素B E:无特殊治疗方法

患儿,3岁,生后5个月见表情呆滞,易激惹,不能抬头,伴有点头弯腰样发作,每日10次左右,2岁开始出现呕吐,喂养困难,现小儿智能明显落后,尿有鼠臭味,尿三氯化铁实验出现绿色,初步诊断苯丙酮尿症

本病属于遗传代谢病,为预防其发生,可采取的措施为

A:新生儿足跟血筛查 B:避免近亲结婚 C:避免孕期接触放射线,致畸药物或病原生物感染 D:对患儿家族做苯丙氨酸耐量试验,检出杂合子 E:有阳性家族史的新生儿生后应做检查 F:35岁以上妇女妊娠后

某男性患者,22岁,15岁起每年春秋季反复出现喘息发作、咳嗽,应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吸入有效,近2个月发作频繁,经常夜间发作,2天前闻油烟后又发生喘息。查体:大汗淋漓,口唇发绀,脉搏细速,心率126次/分,BP 165/100mmHg,T 37.6℃,双肺可闻及广泛哮鸣音。

经系统治疗后患者好转准备出院,以下不在出院医嘱范围内的是

A:避免接触过敏原 B:适当锻炼,增强免疫力 C:规律吸入糖皮质激素及β受体激动剂 D:只需按需吸入β受体激动剂 E:3个月后复诊,调整用药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