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6岁。活动后心悸,气短20余年,腹胀,下肢水肿10余天。临床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右心衰竭。心电图表现为P波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频率510次/min的小f波,R-R间期不规则,心室率146次/min。
心电图诊断(提示:患者继续应用洋地黄至第28天,腹胀减轻,下肢水肿消失,f波更为明显,R-R间期匀齐,QRS形态呈室上型,心室率46次/min。)
A:心房扑动,交界性逸搏心律 B:心房颤动,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C:心房颤动,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D:心房颤动,几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E:心房颤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患者女,46岁。活动后心悸,气短20余年,腹胀,下肢水肿10余天。临床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右心衰竭。心电图表现为P波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频率510次/min的小f波,R-R间期不规则,心室率146次/min。
心电图诊断(提示:患者继续应用洋地黄至第28天,腹胀减轻,下肢水肿消失,f波更为明显,R-R间期匀齐,QRS形态呈室上型,心室率46次/min。)
A:心房扑动,交界性逸搏心律 B:心房颤动,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C:心房颤动,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D:心房颤动,几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E:心房颤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林先生,70岁,间断性便秘15年,时有腹部胀痛,便后缓解。1天前用力排便时突发腹部剧痛,腹胀,恶心,未呕吐,停止排便排气。P112次/分,Bp80/60mmHg。全腹膨隆,以左侧为明显;全腹压痛,以左下腹为重,伴肌紧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消失。
行乙状结肠切除后1个月,该病人出现腹痛,胃内容物及胆汁,腹胀,停止排气,排便,可能发生了
A:肠梗阻 B:肠瘘 C:吻合口狭窄 D:肠痉挛 E:肠坏死
某男性患者,34岁,因“发热6 d,皮疹1 d”来诊。腹胀、腹泻,食欲减退,反应迟钝。查体:T 39.3 ℃,P 68次/min,R 18次/min,BP 100/62 mmHg;表情淡漠;胸腹部少量散在分布的淡红色丘疹,压之退色;肝、脾大,轻压痛。
以下护理措施中不当的为(提示 患者入院3 d未排粪,诉腹胀,体温38.5~40.1 ℃。)
A:腹胀时给予牛奶及糖类食物 B:热退后1周逐渐增加活动 C:使用大量退热药 D:便秘时使用温0.9%氯化钠溶液__灌肠 E:指导患者排粪时避免过度用力 F:使用肛管协助腹胀患者排气 G:指导患者忌食生冷、粗糙、不易消化的食物
某患者男性,64岁,于30余日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身目黄染,伴纳差,未行特殊治疗,近日患者纳差、身目黄染进行性加重,伴身痒、目眩。症见:神清,身目黄染,身痒,纳差,腹胀,小便呈浓茶色,大便干,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吸烟30年,饮酒,有高血压病史,最高血压220/100mmHg,相关抗原五项示:CA199,387.13U/ml,CT示:胆道高位梗阻。
患者腹胀如鼓,有何措施减轻患者的腹胀
A:限制入水量,每日进水量保持在前一日尿量加500ml B:给予患者半坐卧位,确保患者的舒适 C: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用肥皂水灌肠 D:腹胀明显时,根据患者的需要及时放腹水 E:限制入水量,每日进水量保持在前一日尿量减500ml F:低盐饮食 G:进食含钾高多的食物,如香蕉、柑桔 H:鼓励患者进食:鸡汁薏苡仁粥
某男性患者,34岁,因“发热6d,皮疹1d”来诊。腹胀、腹泻,食欲减退,反应迟钝。查体:T39.3℃,P68次/min,R18次/min,BP100/62mmHg;表情淡漠;胸腹部少量散在分布的淡红色丘疹,压之退色;肝、脾大,轻压痛。
下列护理措施中不当的为(提示患者入院3d未排粪,诉腹胀,体温38.5~40.1℃。)
A:腹胀时给予牛奶及糖类食物 B:热退后1周逐渐增加活动 C:使用大量退热药 D:便秘时使用温0.9%氯化钠溶液__灌肠 E:指导患者排粪时避免过度用力 F:使用肛管协助腹胀患者排气 G:指导患者忌食生冷、粗糙、不易消化的食物
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的是()
A:蛔虫性肠梗阻 B:麻痹性肠梗阻 C:绞窄性肠梗阻 D:单纯性肠梗阻 E:血运性肠梗阻
下列指标可作为判断梗阻解除的参考条件:自觉腹痛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出现通畅的排便排气,大便变稀,排便时有多量气体同时排出;排便排气后,腹胀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高调肠鸣音消失;腹部X线平片显示液平面消失,小肠内气体减少,大量气体进入结肠。其中,()较为客观准确,是梗阻解除的标志。
A:胃肠减压后腹痛减轻 B:呕吐后腹胀减轻 C:轻度压痛无肌紧张 D:肛门排便排气 E:肠鸣音亢进转为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