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男性患者,8岁,无明显症状,学校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超声心动图示:左室增大,肺动脉增宽,室间隔呈囊袋样凸向右室,顶端连续中断0.5cm,室水平可见五色花彩过隔血流
室间隔缺损超声诊断要点有
A:室间隔局部回声失落 B:脉冲波多普勒显示湍流的最大速度和频谱形成 C:均可出现左室、左房增大 D:无肺动脉__时,单纯室间隔缺损的频谱为全收缩期、单峰、高速的负向湍流频谱 E:随着肺动脉压力的逐渐增高,左向右的分流速度逐渐增高
某患儿,于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较柔和的Ⅱ~Ⅲ/Ⅵ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增强,超声诊断为继发孔中央型房间隔缺损。
无肺动脉__的房间隔缺损,分流处的多普勒频谱表现是
A:连续性双期正向频谱,分流速度一般为1.0~1.5 m/s B:分流速度低于1.0 m/s C:分流速度一般为2.0 m/s以上 D:分流峰速度位于收缩早期 E:血流速度与形态随呼吸有改变
某患者,超声诊断为继发性孔房间隔缺损。
继发性孔房间隔缺损的发生部位有
A:房间隔中部 B:房间隔下部最低位处(房、室间隔连接处) C:膜部室间隔的心房部 D:靠近上腔静脉入口 E:紧邻下腔静脉入口 F:单心房
CT最早用于颅脑检查,对颅脑疾病具有很高诊断价值。适用于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脑肿瘤、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炎症、脑实质变性、脑萎缩、术后和放疗后复查以及先天性颅脑畸形等。扫描基线有听眦线、听眉线和听眶线。颅脑增强扫描分为平扫后增强扫描和直接增强扫描两种方法。平扫后增强扫描是在乎扫基础上加做的增强扫描。直接增强扫描是注入对比剂后的逐层连续扫描。
关于颅脑增强扫描,叙述错误的是
A:直接增强扫描是不做平扫,注入对比剂后的逐层连续扫描 B:增强后的扫描时间依据病变的性质而定 C:脑血管畸形、动脉瘤等,可在注射对比剂50ml时开始扫描 D:颅内感染、囊肿等,可在注射对比剂后5分钟开始扫描 E:颅内转移瘤、脑膜瘤等,可在注射对比剂后6~8分钟开始扫描
某男性患者,50岁,乏力,活动后有胸痛症状,硝酸甘油治疗无效。在胸骨左缘可闻及收缩中、晚期粗糙的吹风样杂音。X线示心影左缘明显突出,超声心动图提示室间隔明显增厚,回声增强,室间隔厚度与左心室后壁厚度之比(IVS/LVPW)〉1.3,超声心动图诊断为肥厚型心肌病。
梗阻性与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主要鉴别点是
A:前者室间隔厚度明显大于后者 B:前者左心房明显增大 C:前者左心室后壁厚度增厚,而后者正常 D:前者室间隔厚度与左心室后壁厚度之比(IVS/LVPW)>1.3,后者IVS/LVPW<1.3 E:前者有左心室流出道狭窄,后者无
某男性患者,50岁,乏力,活动后有胸痛症状,硝酸甘油治疗无效。在胸骨左缘可闻及收缩中、晚期粗糙的吹风样杂音。X线示心影左缘明显突出,超声心动图提示室间隔明显增厚,回声增强,室间隔厚度与左心室后壁厚度之比(IVS/LVPW)〉1.3,超声心动图诊断为肥厚型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最常见的心肌肥厚部位是
A:左心室前壁 B:左心室侧壁 C:心尖部 D:室间隔上中部 E:室间隔下部
某男性患者,7岁,无明显症状,学校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超声心动图示:左室增大,肺动脉增宽,室间隔呈囊袋样凸向右室,顶端连续中断0.5cm,室水平可见五色花彩过隔血流
室间隔缺损超声诊断要点有
A:室间隔局部回声失落 B:脉冲波多普勒显示湍流的最大速度和频谱形成 C:均可出现左室、左房增大 D:无肺动脉__时,单纯室间隔缺损的频谱为全收缩期、单峰、高速的负向湍流频谱 E:随着肺动脉压力的逐渐增高,左向右的分流速度逐渐增高
某男性患者,7岁,无明显症状,学校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超声心动图示:左室增大,肺动脉增宽,室间隔呈囊袋样凸向右室,顶端连续中断0.5cm,室水平可见五色花彩过隔血流
室间隔缺损超声诊断要点有
A:室间隔局部回声失落 B:脉冲波多普勒显示湍流的最大速度和频谱形成 C:均可出现左室、左房增大 D:无肺动脉__时,单纯室间隔缺损的频谱为全收缩期、单峰、高速的负向湍流频谱 E:随着肺动脉压力的逐渐增高,左向右的分流速度逐渐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