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10个月龄,腹泻后丢失体重8%,血钠125mmol/L。

测定血钾为3.3mmol/L,下列哪项处理不合适

A:患儿不属低血钾,故可不处理 B:一般补钾速度小于每小时0.3mmol/kg C:一般每天补钾3mmol/kg D:严重低钾可每天补钾4~6mmol/kg E:有条件者应给予心电监护

关于HK法测定葡萄糖的原理和方法性能问题。

可对该法测定产生干扰的物质是

A:严重溶血 B:脂浊 C:黄疸 D:氟化钠 E:肝素

 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是I3型变态反应性疾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指标之一,CIC测定方法较多,其原理和检测性能指标均不相同。

测定原理属于溶血反应的是

A:C1q固相法 B:聚乙二醇(PEG)沉淀法 C:抑制补体活性法 D:Raji细胞法 E:单克隆类风湿因子免疫扩散法

胰岛素和C肽测定均需采用免疫化学法。

关于测定方法的性能问题,错误的是

A: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时胰岛素原也能与胰岛素抗体反应 B: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的胰岛素为“免疫反应性胰岛素” C:电化学发光免疫法特异性较好 D: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线性较宽 E:放射免疫分析法灵敏性高

男,58岁,发现高血压18年,反复发作胸痛3年。心电图检查示心肌缺血。半年前行冠脉造影示左前降支中段狭窄72%,并做PTCA。血压150/100mmHg,心率68次/分,节律齐,无心脏杂音。未发现任何黄色瘤。血脂测定结果4年前为:TG5.6mmol/L,TC5.2mmol/L,HDL-C1.1mmol/L;现在为:TG2.8mmol/L,TC7.1mmol/L,HDL-C1.2mmol/L。其父亲有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死于脑卒中(中风);有两位弟弟,其中一位血浆甘油三酯升高

结合症状,家族史与血脂测定结果,该患者基本上可诊断为

A: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B: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 C: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 D:家族性异常β脂蛋白血症 E:家族性载脂蛋白B缺陷症

女,42岁,发现皮肤黄色斑块12年,胸闷4年,反复发作胸痛1年。心电图检查示心肌缺血。血压138/90mmHg,心率74次/分,节律齐,无心脏杂音。双侧上眼睑有扁平黄色瘤,手指,足跟肌腱处见结节状黄色瘤,两眼有明显的角膜弓。血脂测定结果为:TG1.6mmol/L,TC9.2mmol/L,HDL-C1.0mmol/L,LDL-C7.5mmol/L。其父亲有冠心病,死于心肌梗死;母亲有高血压,现年68岁。哥哥有高脂血症,两个妹妹中一个有胆固醇增高

如结合症状,家族史与血脂测定结果,临床上应考虑为

A: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B: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 C:家族性异常β脂蛋白血症 D:家族性载脂蛋白B缺陷症 E:家族性乳糜微粒血症

患者,女性,28岁,产后3天,高热,血压70/40mmHg,恶露奇臭,四肢及躯干皮肤呈大片状瘀斑,既往无肝炎及出血病史。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4.0x10/L,血小板进行性下降,最低为30x10/L,PT20秒(对照13秒),APTT65秒(对照45秒),3P(+),血FDP190mg/L,纤维蛋白原测定1.7g/L,D-二聚体(++)

出血原因可能为

A: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DIC C: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D:肝损害凝血障碍 E:vWD

某女性患者,29岁,妊娠39周分娩,产前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后即觉得气促、心慌、头晕等。检查:血压60/40mmHg,产道大出血,且流出的血不凝固。血常规检查:RBC2.1×10/L,Hb60g/L,WBC12.8×10/L,分类正常,PLT55×10/L,凝血试验:PT25秒,TT21秒。D-二聚体测定阳性。

患者出血最可能的诊断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血友病 C: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D:原发性纤溶亢进症 E: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某男性患者,63岁,因腹胀、食欲不振1个月入院,查体:贫血貌。叶酸测定5.01μmol/L,查Hb65g/L,RBC1.0×10/L,WBC4.0×10/L,PLT100×10/L。

目前应考虑的贫血是

A:缺铁性贫血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溶血性贫血 E:失血性贫血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