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患儿,反复咳嗽3个月,常于清晨发作,运动后加重,无发热,曾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外周血WBC6.2x10
/L,N0.50,胸片未见异常。
如果此患儿用沙丁胺醇后咳嗽缓解,则最可能的诊断是
A:支气管异物 B:支气管肺炎 C:支气管哮喘 D:咳嗽变异型哮喘 E:毛细支气管炎
患者女性,18岁。发热2周,体温38~39℃,伴刺激性干咳,咽痛。X线胸片示两肺下野按小叶分布的斑片状浸润影。血常规:WBC10x10
/L。
系统抗感染治疗2周后,胸片斑片影基本吸收,体温正常,但患者仍有轻微咳嗽,复查支原体抗体1:320,下一步处理为
A:继续抗感染治疗至胸片斑片影完全吸收 B:继续抗感染治疗至支原体抗体恢复至阴性 C:继续抗感染治疗至支原体抗体下降 D:继续抗感染治疗至咳嗽完全消失 E:可以出院
下列疾病的咳嗽分别属于
女性,22岁,因发热,右侧胸膜性胸痛1周,伴咳嗽就诊。胸片检查右侧中等量胸膜腔积液。CT扫描肺实质未见病变
A:进食时咳嗽 B:刺激性咳嗽 C:干咳 D:痉挛性咳嗽 E:带金属调咳嗽
下列疾病的咳嗽分别属于
男性,6岁,阵发性咳嗽1个月余,多方治疗效果不显著。近日症状加重,并有发热,胸片示右下肺小片状阴影。拟诊百日咳合并肺炎
A:进食时咳嗽 B:刺激性咳嗽 C:干咳 D:痉挛性咳嗽 E:带金属调咳嗽
患儿男,9个月,体态较胖,发热,咳嗽4天,加重伴气促2天,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查体:体温37.9℃,呼吸46次/分,咽部充血,双肺可闻及哮鸣音,心率140次/分,肝脏肋下1.0cm,血常规WBC 8.2x10
/L,L 0.72,CRP正常,胸片示两肺可见小点片状阴影,伴明显肺气肿。
本病临床危险情况为
A:咳嗽和呼吸困难发生后的48~72h B:呼吸暂停 C:呼吸性酸中毒失代偿 D:严重脱水 E:抗细菌治疗无效 F:抗细菌治疗同时仍有发热
男性,24岁。发热2个月余,体温37.5~38℃,食欲不振,咳嗽,咳少量白痰。胸片显示:左上肺第1肋间淡片状模糊阴影。
如结合侧位胸片了解病变在左肺尖后段,伴空洞形成,为确定诊断,下一步首选检查是
A:痰涂片找结核菌 B:胸部CT检查 C: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D:PPD皮内试验 E:复查胸片
某男性患者,64岁。既往体健。咳嗽、咳痰1月余。胸片如图。
未经特殊治疗,1周后,此患者症状无减轻,仍咳嗽、咳痰,痰为白色泡沫样,不带血丝,晨起时重,无发热。再摄胸片显示无明显异常。此患者应首选何种方法进一步检查
A:X线体层成像 B:胸部CT平扫 C:胸部MRI D:肺核素灌注扫描 E:全身核素扫描 F:X线胸片
某女性患者,18岁,发热2周。体温38~39℃,伴刺激性干咳、咽痛。胸片示两肺下野按小叶分布的斑片状浸润影。血常规:WBC10×10
/L。
系统抗感染治疗2周后,胸片斑片影基本吸收,体温正常,但患者仍有轻微咳嗽,复查支原体抗体1:320,下一步处理为
A:继续抗感染治疗至胸片斑片影完全吸收 B:继续抗感染治疗至支原体抗体恢复至阴性 C:继续抗感染治疗至支原体抗体下降 D:继续抗感染治疗至咳嗽完全消失 E:可以出院
患者郝某,男性,26岁,江苏人。近1个多月来发热、咳嗽、痰中带血,伴胸痛、乏力,前来就诊。问病史,曾多次生食早市的"醉石蟹"。查体:T37.9℃,心脏正常,两肺呼吸音减弱,肝脾不大。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0×10
/L,嗜酸性粒细胞16%。X线胸片见肺下部纹理增粗,有隧道样及囊样改变。肺吸虫皮内试验阳性,痰抗酸杆菌阴性,痰检虫卵阳性,诊断为肺吸虫病,采用吡喹酮治疗,痊愈。
此病的确诊依据是
A:生食"醉石蟹"病史 B:肺吸虫皮内试验阳性 C:X线胸片检查结果 D:痰检虫卵阳性 E:发热、咳嗽、痰中带血
患者郝某某,男性,26岁,江苏人。近1个多月来发热、咳嗽、痰中带血,伴胸痛、乏力,前来就诊。问病史,曾多次生食早市的"醉石蟹"。查体:T37.9℃,心脏正常,两肺呼吸音减弱,肝脾不大。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0×10
/L,嗜酸性粒细胞16%。X线胸片见肺下部纹理增粗,有隧道样及囊样改变。肺吸虫皮内试验阳性,痰抗酸杆菌阴性,痰检虫卵阳性,诊断为肺吸虫病,采用吡喹酮治疗,痊愈。
此病的确诊依据是
A:生食"醉石蟹"病史 B:肺吸虫皮内试验阳性 C:X线胸片检查结果 D:痰检虫卵阳性 E:发热、咳嗽、痰中带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