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60岁。因急性心肌梗死收入院。住院第2天心尖部出现2/6~3/6级粗糙的收缩期杂音,间断伴喀喇音,经抗缺血治疗后心脏杂音消失。

急性心肌梗死第3周出现发热和心包摩擦音,血沉30mm/h,血常规白细胞6.1x10/L,中性粒细胞55%。可能是

A:急性心肌梗死的反应性心包炎 B:心脏破裂 C:急性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D:伴发病毒性心包炎 E:室壁瘤

患者,63岁,高血压10年,因广泛前壁急性心肌梗死3小时入院。

此患者心肌梗死急性期的护理措施包括

A:绝对卧床休息 B:给予氧气吸入 C:保持大便通畅 D:止痛治疗的护理 E:心理护理

某患者男性,55岁,1周前心前区剧烈疼痛,随后心悸、气促,当时未就诊,现疑诊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时,最先恢复正常的心肌酶是

A:ALT B:LD C:AST D:α-HBDH E:CK

某男性患者,56岁,1周前心前区剧烈疼痛,随后心悸、气促,当时未就诊,现疑诊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时,最先恢复正常的心肌酶是

A:ALT B:LD C:AST D:α-HBDH E:CK

张某,女,67岁。既往有冠心病病史。3天前饱餐后出现乏力、胸部不适,未重视。3小时前上楼时突发胸骨后剧烈疼痛,伴濒死感,自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急诊拟为"急性心肌梗死"收入院。

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特异性最高的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是

A:肌酸激酶 B:肌酸激酶同工酶 C:天门冬氨酸氨基酸转移酶 D:乳酸脱氢酶 E:心肌肌钙蛋白

男性,72岁,夜间睡眠中突然感到心前区疼痛,持续半小时不缓解,继之出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正确的是

A:心肌严重急性缺血 B:心肌严重急性缺氧 C:心肌严重而持续的缺氧达1小时以上 D:心肌严重慢性缺氧 E:心肌严重慢性缺血

男性,72岁。夜间睡眠中突感心前区疼痛,持续半小时不缓解,继之出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诊为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正确的是()

A:心肌严重急性缺血 B:心肌严重急性缺氧 C: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达1小时以上 D:心肌严重慢性缺血 E:心肌严重慢性缺氧

男性,72岁。夜间睡眠中突感心前区疼痛,持续半小时不缓解,继之出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诊为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正确的是

A:心肌严重急性缺血 B:心肌严重急性缺氧 C: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达1h以上 D:心肌严重慢性缺血 E:心肌严重慢性缺氧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