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降解法中,由于化学切割反应并非完全绝对的单一碱基特异性,因此除G,C残基外,A,T残基的位置需结合其他泳道的条带加以推断。
T残基的位置推断需结合的泳道是
A:T组 B:G+A组 C:G组和G+A组 D:C+T组 E:C组和C+T组
患者男,35岁,因“左上腹撞击后腹痛1h”来诊。查体:T36.5℃,P106次/min,R30次/min,BP60/30mmHg;全腹压痛和腹肌紧张,以左上腹为主,肝浊音界缩小。
术后血压平稳,患者采取半卧位的目的是(提示经上述检查和剖腹探查证实为外伤性脾破裂,结肠穿孔,行脾切除和结肠修补术。)
A:使脓液积聚于盆腔 B:有利于呼吸和循环 C:有利于炎症局限及引流 D: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 E:防止膈下感染 F:预防尾骶部压疮
患者男性,52岁。巩膜躯干黄染逐日进行性加深一个月,全身疲乏不适,食欲减退,恶心,右上腹钝痛,偶有畏寒发烧,平素烂便,既往无胆石和手术史。检查:T:37.3℃,P:80次/分,BP:75/53mmHg,慢性病容,消瘦,巩膜中度黄染,躯干皮肤淡黄,可触及肝大,有轻压痛,无腹水征。WBC8x10/L,N65%,L30%,E1%,DBIL13μmol/L,ALP200u/L,GGT70u/L。
T型管引流不通畅,解决方法是?
A:先抽吸T型管,后冲洗 B:引流管及引流瓶置位不限 C:先冲洗T型管,后抽吸 D:引流管高于引流瓶 E:引流管低于引流瓶
某男性患者,35岁,因“左上腹撞击后腹痛1 h”来诊。查体:T 36.5 ℃,P 106次/min,R 30次/min,BP 60/30 mmHg;全腹压痛和腹肌紧张,以左上腹为主,肝浊音界缩小。
术后血压平稳,患者采取半卧位的目的是(提示 经上述检查和剖腹探查证实为外伤性脾破裂、结肠穿孔,行脾切除和结肠修补术。)
某女性患者,因“发热3天”来诊。3天前患者开始出现发热,最高39.4℃,热前无畏寒、寒战,伴耳后和颈部疼痛,少许怕热、出汗增多,偶有心悸,无吞咽困难、咳嗽、咯痰、气促、呼吸困难。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发病期间,血清T、T和I摄取率一般呈现哪一种(或哪几种)变化?
A:T、T和I摄取率均增高 B:T、T和I摄取率均下降 C:T、T增高,同时I摄取率下降 D:T、T下降,同时I摄取率升高 E:T、T不变,同时I摄取率增高 F:T、T不变,同时I摄取率下降 G:T、T增高,同时I摄取率不变 H:T、T下降,同时I摄取率不变
某男性患者,27岁,低热、咳嗽、胸痛3周。体检:T38.2℃,面色较苍白,全身皮肤无黄染,颌下和颈部触及黄豆大小淋巴结,余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WBC5.0×10/L,RBC3.53×10/L,PLT123×10/L。胸片示右上肺广泛性浸润阴影。
患者抗结核、抗感染治疗后效果不佳,且CD4+T细胞数明显下降,仔细询问病史后得知患者19岁时曾在县医院拔过一枚龋齿,为明确诊断,需做的重要检查是
A:血培养 B:HIV抗体检查 C:NBT还原试验 D:CD4+T细胞流式分析 E:支原体抗体检查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发病期间,血清T、T和I摄取率一般呈现哪一种(或哪几种)变化
A:T3、T4和I131摄取率均增高 B:T3、T4和I131摄取率均下降 C:T3、T4增高,同时I131摄取率下降 D:T3、T4下降,同时I131摄取率升高 E:T3、T4不变,同时I131摄取率增高 F:T3、T4不变,同时I131摄取率下降 G:T3、T4增高,同时I131摄取率不变 H:T3、T4下降,同时I131摄取率不变
某研究者记录了10例35~46岁男性的收缩压和体质指数,数据如下表所示:
若收缩压和体质指数均服从正态分布,对该资料分别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则t与t的关系是
A:t>t B:t C:t=t D:t≥t E:t≤t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