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20岁。梅毒血清反应阳性,无临床症状,医技检查缺乏梅毒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正常。
可判断患者为早期潜伏梅毒的依据是
A:在过去2年内,有明确记载的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由阴转阳,或其滴度较原先升高达4倍或更高 B:在过去2年内,有符合一期或二期梅毒的临床表现 C:在过去2年内,有与疑似或确诊的一期或二期梅毒,或疑似早期潜伏梅毒的性伴发生性接触史 D:在2年以前,有明确记载的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 E:在2年以前,有梅毒的临床表现 F:在2年以前,有与疑似或确诊梅毒的性伴发生性接触史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和糖尿病性高渗性非酮症昏迷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两者临床表现有较多相似之处,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关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多见于2型糖尿病患者 B:当存在感染,应激等诱因时容易发生 C:血糖多数为16.7~33.3 mmol/L D:血酮体和尿酮体升高 E:有代谢性酸中毒
男性,25岁。因车祸撞伤腹部,病人诉腹痛难忍,伴恶心,呕吐,X线腹透见膈下游离气体,拟诊为胃肠道外伤性穿孔。
下列对诊断胃肠道穿孔最有意义的表现是
A:腹膜刺激征 B:肠鸣音消失 C:腹腔穿刺抽出混浊液体 D:白细胞计数增高 E:感染中毒症状
男性,49岁,有胃溃疡病史12年。近3个月上腹痛无规律,食欲减退,粪便隐血检查多次阳性。术后出现腹胀,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若经上述处理后出现板状腹,全腹压痛,反跳痛等症状,则诊断为
A:胆石症 B:应激性溃疡穿孔 C:十二指肠溃疡 D:慢性萎缩性胃炎 E:胃溃疡
切牙唇面近远中切角存在差异或相似。
下颌中切牙近远中切角为
A:近远中切角相似,均为锐角 B:近中切角为近似直角,远中切角为一圆钝角 C:近远中切角相似,均为钝角 D:近中切角为锐角,远中切角为一圆弧角 E:近远中切角相似,均为直角
切牙唇面近远中切角存在差异或相似。
上颌中切牙近远中切角为
A:近远中切角相似,均为锐角 B:近切角为近似直角,远中切角为一圆钝角 C:近远中切角相似,均为钝角 D:近切角为锐角,远中切角为一圆弧角 E:近远中切角相似,均为直角
年1月13日,某地一家医院报告2例疑似肉毒中毒的患者。2名患者均为男性,分别于1月5日.6日出现症状,临床表现为眼睑下垂.复视.吞咽困难.呼吸困难。
提示 因食物导致的肉毒中毒危害很大,这些受污染的食物可能引起其他人生病,因此由食物导致的肉毒中毒个案,可能是一场疾病大爆发的先兆。若可能还有其他病例,应立即着手调查的内容包括
A:询问与患者共餐过的家庭成员和朋友,是否出现症状 B:与当地医院和急诊室联系,告知肉毒中毒的症状,要求报告所有的有相似神经系统症状的病例 C:询问与患者共餐过的同事,是否出现症状 D:必须通过各种媒体报告爆发事件 E:查看当地医院住院部和急诊室登记,是否有急性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确定可疑患者是否有肉毒中毒的可能 F:询问患者,确定共同暴露的食物及与患者共餐的人
年1月13日,某地一家医院报告2例疑似肉毒中毒的患者。2名患者均为男性,分别于1月5日.6日出现症状,临床表现为眼睑下垂.复视.吞咽困难.呼吸困难。
提示 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有7例与肉毒中毒症状一致的神经症状患者。5例患者就医,4例住院。所有患者都是来自于最初病例的同一公共汽车公司.同一线路行驶的早班司机,且均在运行线路终点站的一家餐馆用过餐。大约有58名司机在这条线路上行驶,27人为早班,16人为下午班,15人为晚班。尽管调查还在进行中,但为阻止食源性疾病的扩散,也应尽快采取控制措施。当资料提示但又不足以作出最后决定时,采取控制措施可依据的信息有
A:高危人群 B:疾病的严重性 C:舆论关注程度 D:控制措施的易行性 E:暴露因素是否依然存在 F:患病人数
年1月13日,某地一家医院报告2例疑似肉毒中毒的患者。2名患者均为男性,分别于1月5日.6日出现症状,临床表现为眼睑下垂.复视.吞咽困难.呼吸困难。
提示 调查者给肉毒中毒病例下了定义:确诊病例为在1月5日至15日间出现症状.血清或粪便标本检测出肉毒毒素或肉毒杆菌的早班司机。疑似病例的定义为在此期间出现急性脑神经功能紊乱(例如视力模糊.复视.眼睑下垂.吞咽困难)的早班司机。对照组为同一线路的没有肉毒中毒急性神经症状的所有早班司机。调查者设计.制定了流行病学调查的标准问卷。若此问卷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则应重点注意的问题有
A:每个问题的措辞易懂,不使用专业词汇和术语 B:填写或选择答案的方法尽可能简单 C:缩略词的使用仅限于所有被调查对象都知道的 D:问卷尽可能简短 E:准备所有的可能答案,确信各选项相互排斥.易懂 F:问卷中不包括,不知道±这一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