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女性患者,32岁。有肺结核病史。近1年来出现右下腹隐痛,伴有腹胀、腹泻,每天3~4次,为不合黏液、脓血的软便,无里急后重感,间断有便秘。
产生该疾病最主要的途径是
A:慢性血行感染 B:腹腔内结核病灶直接蔓延 C:吞咽含结核杆菌的痰液 D:未注意隔离措施 E:肠道功能紊乱
某肺结核病患者,需要营养辅助治疗。
以下不属于结核病营养治疗目的的是
A:补充充足的能量 B:补足机体需要和疾病消耗的营养素 C:加速结核病灶的钙化 D:抑制细菌的繁殖和生长 E: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某地区有10万人口,1960年总死亡人数为1000名,已发现的结核病患者有300名,其中男性200名,女性100名。1960年死于结核病者60名,其中男性50名。
该地区结核病的死亡率为
A:300/10万 B:60/10万 C:200‰ D:20‰ E:10/万
某地区有10万人口,1960年总死亡人数为1000名,已发现的结核病患者有300名,其中男性200名,女性100名。1960年死于结核病者60名,其中男性50名。
该地区男性结核病的死亡率为
A:20% B:25% C:30% D:50% E:所给资料不能计算
某地区有10万人口,1960年总死亡人数为1000名,已发现的结核病患者有300名,其中男性200名,女性100名。1960年死于结核病者60名,其中男性50名。
该地区结核病的病死率为
A:20% B:6% C:2% D:男女相等 E:所给资料不能计算
某男,41岁,咳嗽咳痰,近1月咳嗽加重,少量痰血伴低热,纳差,盗汗,乏力。体检未发现异常体征。经医生诊断为:肺结核。
预防结核病的措施有
A:建立结核病防治网 B:对有关机构工作人员及患者家属定期普查发现患者及早治疗 C:指导患者对痰及用物进行消毒处理 D:对易感人群作卡介苗接种 E:将结核菌素试验列入体检项目,以尽早发现新病人
小儿初次接触结核杆菌后是否发展为结核病,主要与细胞免疫力的强弱有关感染结核菌后机体可以获得免疫力,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感染结核杆菌后会导致肺结核 B:感染结核杆菌后5%的患者可以因免疫力低下而发病,为原发性肺结核,是成人肺结核的主要类型 C:感染结核杆菌后5%的患者可于日后因免疫力低下时才发病,为继发性肺结核,是成人肺结核的主要类型 D:感染结核杆菌后95%可以终身不发病 E:以上都错误
小儿初次接触结核杆菌后是否发展为结核病,主要与细胞免疫力的强弱有关机体在产生免疫力的同时,也产生变态反应,这两种反应的关系为()
A:先产生变态反应,后产生免疫力 B:先产生免疫力,后产生变态反应 C:变态反应弱时,机体抵抗力最强 D:变态反应过强时,抵抗力最弱 E:均为致敏T细胞介导,是同一个细胞免疫过程的两种不同表现
预防小儿结核病的措施有()
A:隔离和治疗结核病人,保护小儿不受感染 B:预防性服异烟肼,剂量15~20mg/(kg· C:提高机体免疫力,接种卡介苗 D:注射链霉素或口服利福平 E:以上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