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6岁。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入院,治疗1周后症状消失出院。2个月后突然出现意识障碍。既往无高血压及脑血管病史。
患者出现意识障碍,不可能的诊断是
A:脑出血 B:脑梗死 C:肝性脑病 D:中毒迟发性脑病 E:中间综合征 F:肺栓塞
患者男性,38岁,高处坠落后2小时入院。患者诉伤后意识清楚,四肢活动无障碍,右上腹持续性疼痛且进行性加重,向右肩部放射。
提示:入院1小时后,化验检查显示:血清淀粉酶560U/dl(索氏单位),立位腹平片显示:隔下未见游离气体,上腹可见数个积气肠襻,未见明确液气平,腰大肌轮廓模糊。脊椎未见异常。患者腹部体征无明显变化,但全身情况进一步恶化。目前适宜的治疗原则是
A:立即行急诊剖腹探查术 B:立即行静脉肾盂造影,明确肾脏损伤情况 C:立即行膀胱镜检查 D:立即行MR检查,排除腹膜后脏器受损的可能 E:补液,输血,联合应用抗生素,暂不考虑急诊手术治疗 F:补液,输血,静脉应用止血药,暂不考虑急诊手术治疗
患者男性,38岁,高处坠落后2小时入院。患者诉伤后意识清楚,四肢活动无障碍,右上腹持续性疼痛且进行性加重,向右肩部放射。
提示:如患者接受保守治疗后第2天,出现严重腹胀,腹痛进一步加重,持续高热,体温最高至39.9℃,排少量黑便一次。继而出现烦躁,谵妄,少尿,对症处理无好转,第3天体温40.5℃,脉搏150次/分,血压62/37mmHg,呼吸急促,意识模糊,无尿,6小时后死亡。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为
A:过敏性休克 B:感染性休克 C:心源性休克 D:创伤性休克 E:神经源性休克 F:低血容量性休克
患者男性,38岁,高处坠落后2小时入院。患者诉伤后意识清楚,四肢活动无障碍,右上腹持续性疼痛且进行性加重,向右肩部放射。
提示:探查如对患者采用急诊手术治疗,术中发现腹膜后右肾前间隙存在血肿,直径5厘米左右。进一步探查发现十二指肠第三部有一直径0.4厘米左右的裂口,边缘基本整齐,轻微触碰裂口,边缘即有活动性出血,十二指肠其余各段未发现损伤,胰腺无合并损伤。正确的手术方式是
A: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B: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 C:损伤肠段切除,吻合术 D:单纯修补术 E:带蒂肠片修补术 F:腹膜后及腹膜腔引流术 G:损伤修复加幽门旷置术
患者,车祸致头部外伤后即出现意识障碍,持续16小时后出现烦躁不安,并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体温达39℃,血压180/100mmHg(C23.94/13.3kPa)。
在患者意识状态观察过程中发现哪些症状,提示病情加重。
A:由深昏迷状态转入出现了比较灵敏的生理反射 B:由昏迷状态转入出现了躁动或抓伤口 C:由浅昏迷转入能遵医嘱举手睁眼 D:由躁动不安转入昏睡状态 E:由深昏迷状态转入躁动不安状态
患者男性,62岁。高血压史20年,情绪激动后突发剧烈头痛,头晕,呕吐继而出现意识障碍,立即送医院行立即开颅血肿清除术,术中置入脑室外引流管一根。
术后护理措施不妥的是
A:手术后若昏迷不醒,鼻饲后可随意搬动患者不易引发呕吐和误吸 B:待意识清醒后抬高床头150~300,以利颅内静脉回流 C:注意观察切口敷料及引流情况,加强敷料更换和保持清洁干燥 D:全麻未清醒时取侧卧位,以利于呼吸道护理 E: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等呼吸道梗阻的情况,以便及时处理误吸
患者女性,56岁。有高血压史,不规律服药,与人争吵时突发剧烈头痛,言语不清,一侧肢体麻木无力,很快出现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被家属立即送往医院。
入院后相关护理描述不正确的是
A:入院后立即备皮,做好术前准备 B:术后全麻未醒的患者应给予仰卧位 C: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意识变化 D:术后24小时待患者意识清醒,吞咽反射恢复后方可进流质饮食 E:昏迷患者或后组脑神经麻痹者,吞咽,咳嗽反射差,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易发生肺炎
男,30岁,头部外伤6小时,伤后有一过性意识障碍,3小时后再次出现昏迷。检查:左颞部头皮血肿,左瞳孔散大。CT扫描示左侧颞部硬膜外血肿。
颞部硬膜外血肿已引起
A:原发性脑水肿 B:继发性脑水肿 C:原发性脑干损伤 D:小脑幕切迹疝 E:枕骨大孔疝
某男性患者,31岁,头部外伤6小时,伤后有一过性意识障碍,3小时后再次出现昏迷。检查左颞部头皮血肿,左瞳孔散大。CT扫描显示左侧颞叶硬膜外血肿。
颞叶硬膜外血肿已引起
A:原发性脑水肿 B:继发性脑水肿 C:原发性脑干损伤 D:小脑幕切迹疝 E:枕骨大孔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