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性,4岁。左腹肿块1周。CT平扫示左肾区由巨大软组织肿块占据,病灶内密度不均,边界清楚,增加扫描病灶不均匀强化。考虑为肾脏恶性肿瘤。

行左肾切除术后送病理检验,其大体标本如图所示,病理切片如图所示。正确的诊断为 ( ) 总题库LOGO 总题库LOGO 总题库LOGO 总题库LOGO

A:左肾母细胞瘤 B:左肾错构瘤 C:左肾透明细胞癌 D:左肾颗粒细胞癌 E:左肾乳头状腺癌

 患者男,78岁,因“全程肉眼血尿3 d”来诊。尿中混有蚯蚓状血块,伴左腰部不适。既往体健。查体:左肾区叩痛。

最有可能的诊断是(提示 肾B型超声:左肾积水。静脉肾盂造影:左输尿管下段占位性病变。)

A:左输尿管结核 B:左输尿管结石 C:左输尿管狭窄 D:左输尿管肿瘤 E:左输尿管息肉 F:左输尿管血块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56岁,阵发性左腰痛3天,伴发热,尿量减少。既往有“双肾结石”病史。体检:T38℃,P90次/分,R22次/分,BP130/60mmHg。左肾区叩击痛阳性。颜面,四肢均无浮肿。24小时尿300ml。

哪些处理是正确的? 提示:行左肾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1周后复查KUB,提示左肾区仍右数枚芝麻大碎石屑。

A:再次行左肾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B:左侧经皮肾碎石取石术 C:拔除输尿管内支架 D:继续留置输尿管内支架 E:利尿排石药物治疗

62岁男性,高血压病史,晨起发病,复视,左半身无力,查体:右眼内收位,右额纹浅,右鼻唇沟浅,伸舌偏左,左上下肢肌力I2级,左下肢病理反射阳性,病变部位是

A:左侧内囊区 B:右中脑 C:右侧内囊区 D:左中脑 E:右脑桥

 患者男,42岁,因“肝区胀痛1年余,间断咳嗽1个月”来诊。体重无明显变化。查体:肝区可触及一包块,达右肋缘下6cm,质地如软骨, 边界清,表面不平,移动性浊音(-)。

确诊为肝泡型包虫病的依据是(提示ELISA检测泡型棘球蚴抗原Em2结果为弱阳性,皮内试验 (+),因此支持包虫病的诊断,实施肝包虫病手术探查。术中见肝右叶,左内叶及尾状叶均为黄白色,质硬肿物占据,右叶局部有囊性感。切除小块组织活检,证实为肝包虫。穿刺右肝囊肿 吸出黄色混浊液体约500ml,用10%甲醛溶液灌洗 2次后,打开囊腔,为组织坏死液化所致不规则囊肿,无内囊结构,诊断为肝泡球蚴病伴中心坏死及肺转移。因肿物无法根治性切除,即行右半肝大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为肝泡球蚴病I2 级(增殖性)。)

A:患者在牧区工作,有误食虫卵的机会 B:肝区可触及一包块达右肋缘下6cm,质地如软骨 C:腹部CT:肝右叶及左内叶,尾状叶均为一巨 大低密度影所占据,右叶中央为更低密度之液性区 D:胸部X线片:右肺上,下叶各一圆形高密度影,直径约2cm E:ELISA检测泡型棘球蚴抗原Em2结果为弱阳性 F:穿刺肝右叶囊肿吸出黄色混浊液体,为不规 则囊肿,无内囊结构 G:术后病理报告为肝泡球蚴病I2级(增殖性)

某老年患者,因半身不遂而入院,诊断为脑血管意外脑卒中。CT检查见内囊出血病变。

内囊位置和出血损伤后症状

A:位于背侧丘脑与胼胝体之间 B:损伤后出现核下瘫 C:损伤后出现对侧偏瘫 D:损伤后出现双眼同侧偏盲 E:内囊由前后肢两部分组成

某老年患者,因半身不遂而入院,诊断为脑血管意外脑卒中。CT检查见内囊出血病变。

内囊位置和出血损伤后症状

A:位于背侧丘脑与胼胝体之间 B:损伤后出现核下瘫 C:损伤后出现对侧偏瘫 D:损伤后出现双眼同侧偏盲 E:内囊由前后肢两部分组成

某老年患者,因半身不遂而入院,诊断为脑血管意外脑卒中。CT检查见内囊出血病变。

内囊位置和出血损伤后症状

A:位于背侧丘脑与胼胝体之间 B:损伤后出现核下瘫 C:损伤后出现对侧偏瘫 D:损伤后出现双眼同侧偏盲 E:内囊由前后肢两部分组成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