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女孩,父母亲为表兄妹结婚,生后外表与常人无异,5月龄后头发渐变棕色;以后色更浅,眼珠在4月后也由黑色变棕色,至今不能独坐,不会叫爸爸,妈妈;曾有过一次惊厥,尿呈鼠尿臭,尿三氯化铁试验呈阳性。
确诊后应 ( )
A:立即进行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并至少维持至青春期以后 B:立即进行无苯丙氨酸饮食治疗 C:立即进行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至症状消失 D:立即进行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并维持至学龄前期 E:治疗用无苯丙氨酸饮食到青春期后,否则对日后智能仍有损害。
患儿,男,1岁2个月,运动发育落后半年。生后5分钟Apgar评分5分。家族史阴性。查体:智力正常,双上肢活动正常,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CT检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上述疾病诊断后,当前不宜采用的治疗方法是
A:物理疗法 B:康复训练 C:试服肌肉松弛药物降低肌张力 D:试服脑神经细胞营养药物,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E: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患儿,男,1岁,运动发育落后半年。生后5分钟Apgar评分5分。家族史阴性。查体:智力正常,双上肢活动正常,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CT检查如图。
上述疾病诊断后,当前不宜采用的治疗方法是 ( )
A:物理疗法 B:康复训练 C:试服巴氯芬 D:口服安坦 E: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患儿女,10岁。因发热,腰痛5天入院。右肾区有叩击痛,尿常规:红细胞5~6个/HP,白细胞20~30个/HP,中段尿培养大肠埃希菌>10
/ml。经抗生素静脉用药治疗3天后体温正常。
患儿住院2周,出院时尿常规正常,尿培养阴性,不发热,轻微腹痛,肾区无叩痛。出院后应注意
A:定时复查尿常规 B:继续用抗生素治疗 C:长期服用碳酸氢钠 D:每晚服抗生素1次 E:卧床休息3个月
女孩,1岁。父母亲为表兄妹结婚,生后外表与常人无异,5月龄后头发渐变棕色;以后色更浅,眼珠在4个月后也由黑色变棕色,至今不能独坐,不会叫爸爸,妈妈;曾有过一次惊厥,尿味呈鼠尿臭,尿三氯化铁试验阳性。
确诊后应如何处理( )
A:立即进行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并至少维持至青春期以后 B:终生补充甲状腺素 C: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 D:补充叶酸与维生素B
E:无特殊治疗方法
患儿男,生后5小时,反复抽搐5小时,有宫内窘迫,出生后1分钟皮肤颜色青紫,心率<100次/分,呼吸慢不规则,四肢略屈曲,刺激喉部有皱眉,经清理呼吸道,正压给氧后,患儿5分钟时肢端青紫,心率>100次/分,呼吸规则,四肢徐动,无哭声。再次给予清理呼吸道,并头罩给氧,患儿仍有肢端青紫,心率>100次/分,呼吸规则,四肢徐动,哭声弱。经气管插管后,正压给氧后,患儿仍有抽搐,并四肢松软,瞳孔不对称,对光反应消失。腰穿脑脊液白细胞1.0x10
/L,蛋白0.5g/L。
该患儿临床出生后Apgar评分为:
A:4分,8分,9分 B:3分,7分,10分 C:5分,9分,10分 D:8分,10分,10分 E:10分,10分,10分
8个月男孩,生后一直牛奶喂养,未添加辅食。近一周来患儿每天腹泻5~6次,质稀,伴吵闹不安,睡眠差,出汗多。尚不能扶站,未出牙。考虑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若化验检查示血钙2mmol/L(8mg/dl),钙磷乘积为25,X线长骨检查示骨骺软骨明显增宽,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消失,呈毛刷状及杯口样改变,则应属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
A:初期 B:激期 C:恢复期 D:后遗症期 E:以上都不是
2003年3月某县发生了一起七日内三次家庭食物中毒。首次食物中毒发生于3月2日晚时,A某一家除其子因上学于当日下午5时离家去学校食宿外,其余一家三口均在食用新蒸馍后约1小时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经村卫生院对症治疗后于当晚10时左右症状缓解,未予特别注意。3月3日晚7时,A某一家三口于晚饭后约1小时再次发病,症状与第一次基本相似,3月8日A某及其子一家四口在食用新蒸馍后发生第三次食物中毒。第三次食物中毒发生后患者被送往医院,并报告卫生部门。
提示 将发霉小麦处理后发生中毒的例数减少。为防止类似情况的发生应该
A:病麦要通过碾米机扎辊碾皮 B:也可以用适当量的良好小麦将这些小麦稀释 C:储藏期间必须勤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D:已感染赤霉病麦,收获后应及时晾哂 E:及时烘哂.及时风扬.保持洁净和干燥 F:尽快将粮食的含水量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