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可发生于机体各部位,了解常见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有助于医院感染的预防及控制。
最常见的医院感染是
A:医院肺炎 B:泌尿道感染 C:手术部位感染 D:血流感染 E:胃肠道感染
医院感染可发生于机体各部位,了解常见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有助于医院感染的预防及控制。
关于医院血流感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病死率高,有些病死率>50% B:病原体主要来源于皮肤常驻菌或暂居菌 C:定植于血管内导管的微生物可致血流感染,且出现肉眼可见的外部感染 D: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插管持续时间,插管时的无菌操作和导管护理 E:某些病原体如多重耐药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假丝酵母菌导致的医院血流感染日益增加
医院感染可发生于机体各部位,了解常见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有助于医院感染的预防及控制。
关于医院泌尿道感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泌尿道感染最常见 B:80%与留置导尿管有关 C:主要是内源性感染 D:泌尿道感染微生物学检查,病原菌常多于2种 E:约2/3医院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与医院泌尿道感染有关
某患者男性,42岁,因躯干、双下肢汽油火焰烧伤2小时入院,烧伤面积为60%,其中深Ⅱ度20%,Ⅲ度40%,入院后立即给予补液及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入院第3天行手术切痂自体微粒皮加大张异体皮移植术。术后因患者发热,给予持续大剂量广谱抗生素以控制感染,术后第8天,病人突然高热,寒战,体温高达40℃,出现神志淡漠,嗜睡及休克,白细胞计数25×10
/L。
如该病人上述诊断成立,应采用哪种措施最为合理
A:输血,抗休克治疗 B:加大原抗生素的剂量并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 C:立即停止使用原广谱抗生素,改用有效的窄谱抗生素及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 D:联合应用物理和化学疗法降温 E:应用大剂量激素
男患儿,5岁,长期偏食。近一月面色渐苍白,自诉全身无力。查体:肝肋下4cm,脾肋下1cm。(1)提示:血常规:Hb70g/L,RBC3.0×10[~12.gif" />/L。(2)提示:血常规:Ret2.0%,WBC、PLT均正常,MCV74fl,MCH26pg,MCHC30%。(3)提示:该患儿铁剂治疗有效。(4)提示:该患儿诊断为缺铁性贫血。(5)提示:患儿服用铁剂3周,血红蛋白无改变
口服铁剂治疗的剂量为
A:元素铁0.5~1mg/kg·d,分3次,两餐之间 B:元素铁1~2mg/kg·d,分3次,两餐之间 C:元素铁4~6mg/kg·d,分3次,两餐之间 D:元素铁0.5~1mg/kg·次,每日2~3次,两餐之间 E:元素铁1~2mg/kg·次,每日2~3次,两餐之间 F:元素铁3~4mg/kg·次,每日2~3次,两餐之间
医院感染可发生于机体各部位,了解常见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有助于医院感染的预防及控制。
关于医院血流感染,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病死率高,有些病死率>50% B:病原体主要来源于皮肤常驻菌或暂居菌 C:定植于血管内导管的微生物可致血流感染,且出现肉眼可见的外部感染 D: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插管持续时间、插管时的无菌操作和导管护理 E:某些病原体如多重耐药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假丝酵母菌导致的医院血流感染日益增加
医院感染可发生于机体各部位,了解常见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有助于医院感染的预防及控制。
关于医院泌尿道感染,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泌尿道感染最常见 B:80%与留置导尿管有关 C:主要是内源性感染 D:泌尿道感染微生物学检查,病原菌常多于2种 E:约2/3医院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与医院泌尿道感染有关
某女性患者,36岁,血红蛋白80g/L,网织红细胞1.5%,白细胞、血小板正常。
经铁剂治疗5天,网织红细胞达6%。此患者口服铁剂治疗14天,血红蛋白85g/L,网织红细胞2%,进一步治疗应该是
A:改服泼尼松 B:加服叶酸 C:改用肌内注射铁剂 D:继续口服铁剂 E:加用维生素B
“日服180mg元素铁”是依据铁剂吸收率为
A:0.3 B:0.4 C:10%~30% D:10%~20% E:2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