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0岁,发热1周,意识淡漠1 d入院。查体:体温40℃,球结膜及前臂皮肤有片状出血,BP 80/50 mmHg(10.6/6.7 kPa),HR 140次/min。实验室检查:Hb 90 g/L,WBC 21x10
/L,血小板52x10
/L,血培养大肠杆菌生长,Fg 2.0 g/L,PT 15 s(对照11 s),诊断为大肠杆菌脓毒症,并发DIC可能。
关于DI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IC不是一种独立的凝血障碍性疾病 B:高凝期,消耗性低凝期,继发性纤溶亢进期3个阶段不能截然分开 C:临床上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 D:急性早期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微血管广泛血栓形成 E:急性DIC如不及时抢救,预后严重
DIC治疗下列正确的是
A:对早期疑似DIC可用肝素治疗 B:一经确诊为DIC,应立即行抗凝治疗 C:首先治疗DIC,然后处理原发病 D:在DIC早期应使用抗纤溶药物治疗 E:DIC后期禁用肝素治疗
有机磷农药中毒所出现的症状大致可分为毒蕈碱样症状,烟碱样症状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三大症候群:
烟碱样症状
A:由于副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导致内脏平滑肌,腺体以及汗腺等兴奋,产生与毒蕈碱中毒类似的症状 B:由于交感神经与运动神经受到刺激,导致交感神经节及横纹肌兴奋性增加而引起的症状 C:主要表现为眩晕,头痛,倦乏无力,烦躁不安,发热,失眠,震颤,精神恍惚,言语不清,惊厥,昏迷等 D:鼻出血,齿龈出血,咯血,便血,尿血及有贫血出血,凝血时间延长等症状 E:主要为上唇发绀,全身发紫,指端呈紫蓝色,全身寒战,四肢发冷等症状
急性DIC
A:起病急,出血,休克明显 B:无DIC临床表现 C:常见于肿瘤转移,白血病或死胎滞留,症状可在数周出现 D:实验室检查无异常改变 E:出血不严重,高凝状态明显,病程长
慢性DIC
A:起病急,出血,休克明显 B:无DIC临床表现 C:常见于肿瘤转移,白血病或死胎滞留,症状可在数周出现 D:实验室检查无异常改变 E:出血不严重,高凝状态明显,病程长
某女,41岁。发热1周,神志淡漠1天入院。体检:体温40℃,球结膜及前臂皮肤有片状出血,BPl0.6/6.7 kPa(80/50 mmHg),心率140次/min,脾肋下恰及。化验:Hb 90 g/L,WBC 2l×10
/L,血小板52×10
/L,血培养大肠杆菌生长。纤维蛋白原2.0 g/L,凝血酶原时间15秒(对照11秒)。诊断为大肠杆菌败血症,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可能。
关于DIC的说法以下哪项是不正确的
A:DIC不是一种独立的出凝血障碍性疾病 B:高凝期、消耗性低凝期、继发性纤溶亢进期二三个阶段不能截然分开 C:临床上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及慢性型 D:急性早期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微血管广泛血栓形成 E:急性DIC如不及时抢救预后严重
DIC病人初期的症状是
A:胃肠道出血 B:皮肤淤斑 C:抽血困难,粘稠易凝 D:齿龈出血
DIC常见的症状有
A:窒息 B:出血 C:休克 D:栓塞 E:溶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