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23岁。患者2年前出现咳嗽,低热,气喘,胸闷隐痛,盗汗。经X线诊断为"肺结核",以抗结核药物治疗。
对该患者抗结核治疗的原则不包括
A:早期用药 B:联合用药 C:规律用药 D:全程用药 E:适量用药
患者,男,36岁。因尿频,尿急,尿痛症状及尿常规白细胞20~30个/高倍镜视野,诊断为"尿路感染",给予诺氟沙星等药物口服治疗,症状无好转。
患者行手术治疗后医嘱继续抗结核治疗,下列用药指导哪项是错误的
A:继续抗结核治疗6个月以上 B:症状消失即可停药,防止产生耐药性 C:用药期间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听力及视力等 D:适当活动 E:勿用或慎用肾毒性药物
患者女性,40岁,因患肺结核长期服抗结核药治疗,出现视野缩小,绿视等,确诊为药物性球后视神经炎。
此治疗药物可能是
A:对氨基水杨酸 B:磺胺甲基异噁唑 C:利福平 D:四环素 E:乙胺丁醇
患者女性,40岁,因患肺结核长期服抗结核药治疗,出现视野缩小,绿视等,确诊为药物性球后视神经炎。
该药物属于
A:作用于细胞壁药物 B:作用于细胞膜的药物 C:抑制叶酸合成药物 D:影响核酸合成药物 E:抑制蛋白质合成药物
(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原则)
药物平稳控制血压1~2年后,再酌情逐渐减少药物品种和剂量
A:联合用药 B:坚持降压治疗 C:注意剂量个体化 D:选择适宜药物剂型 E:依从生物钟规律给药
(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
治疗深部真菌病
A:联合用药 B:局部用药 C:应用治疗剂量范围低限 D:应用治疗剂量范围高限 E:全程选用静脉给药的药物
(治疗药物监测的原则)
地高辛治疗浓度范围为0.9~2.0ng/ml,潜在中毒浓度>2.4ng/ml,属于
A:特殊人群用药 B:采用非常规给药方案 C:体内过程个体差异大的药物 D:具有非线性药动学特征的药物 E:治疗指数低,安全范围窄,毒副作用强的药物
患者,男性,37岁,患胸椎结核,经1年的抗结核治疗仍未好转,近两个月有截瘫趋势。
其治疗应当选用
A:添加其他抗结核药物治疗 B:更换抗结核药物治疗 C:胸椎融合术 D:局部注射抗结核药物 E:胸椎病灶清除术加椎管减压术
某男性患者,23岁,患者2年前出现咳嗽,低热,气喘,胸闷隐痛,盗汗。经X线诊断为"肺结核",以抗结核药物治疗。
对该患者抗结核治疗的原则不包括
A:早期用药 B:联合用药 C:规律用药 D:全程用药 E:适量用药
某女,39岁,肺结核病史10年,曾间断抗结核治疗,近1个月颈痛,咽不适,吞咽不畅,有梗塞感。初诊为咽后脓肿
若确诊为结核性咽后壁脓肿,最佳的治疗方案是
A:切开排脓 B:气管切开后,全身抗结核治疗 C:局部穿刺抽脓 D:穿刺抽脓后注入抗结核药物,全身抗结核治疗 E:颈侧切口置引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