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40岁。因乏力1周,牙龈出血伴皮肤瘀斑3天急诊入院,既往体健。化验血常规示Hb75g/L,WBC2.5x109/L,Plt8x109/L。
若诊断急性白血病,原始细胞胞浆中可见呈柴捆状分布的Auer小体,最可能的白血病类型(FAB分类)是
A:M1型 B:M2型 C:M3型 D:M4型 E:M5型
Angle错
分类最为简单,常以上下颌第一磨牙的咬合关系为纲进行划分。
AngleI2类1分类错
的特点是
A:上下颌第一磨牙为中性关系,而其余牙的
关系有异常表现 B:上下第一磨牙为远中
关系,伴有不同程度的其他咬合异常表现 C:双侧或一侧上下第一磨牙为远中
关系,上颌切牙唇向倾斜 D:双侧或一侧上下第一磨牙为远中
关系,上颌切牙舌向倾斜 E:上下第一磨牙为近中
关系,伴有不同程度的其他咬合异常表现
Angle错
分类最为简单,常以上下颌第一磨牙的咬合关系为纲进行划分。
伴有下颌前伸面型的是哪一类Angle错
A:AngleI1类错
B:AngleI2类错
C:AngleI2类错
1分类 D:AngleI2类错
2分类 E:AngleI3类错
某男性患者,47岁,间歇左下腹痛1年,伴大便带血2个月,消瘦1个月余。查体:腹部无异常。血CEA45.7μg/L。
F-FDG PET/CT显像示乙状结肠局灶性浓聚。
该患者经结肠镜活组织检查确诊为乙状结肠中分化腺癌。结肠癌术后1年,血CEA水平进行性升高,临床为鉴别吻合口处肿瘤复发抑或术后瘢痕,效果较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是
A:常规X线 B:CT C:MRI D:超声检查 E:
F-FDG PET
某女性患者,72岁,咳嗽、咳痰1个月余,无发热、盗汗,否认结核病史。查体:右颈部锁骨上触及花生米大小淋巴结,右上肺呼吸音低,余无阳性体征。肺部CT右上肺前段可见一0.7cm×1.0cm结节,无分叶、毛刺及胸膜牵拉征,痰找抗酸杆菌及找癌细胞均阴性。遂行
F-FDG PET/CT显像。
F-FDG PET/CT示右上肺结节及右颈部淋巴结放射性分布异常浓聚。
下述有关
F-FDG PET/CT显像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A:恶性肿瘤分化越好,FDG摄取相对越多 B:心肌可显影,亦可不显影 C:正常消化道可出现
F-FDG生理性摄取 D:肺部病变如嗜酸性肉芽肿、活动性结核等可呈假阳性结果 E:肌肉活动或肌紧张可致局部软组织放射性摄取增加
某男性患者,37岁,1年前
外伤折断1/3,曾进行烤瓷冠修复,因近1年来出现咬合痛复诊。
如果患牙1年前已经完善的根管治疗,现咬合痛伴唇侧出现瘘管,X线片显示围绕牙根上1/3贯穿牙根近远中的倒三角形片状低密度影。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A:咬合创伤 B:龈缘炎 C:根尖周炎 D:斜行根折 E:以上都不是
与.NOT.(n1<=60.AND.n1>=18)等价的条件是()。
A:n1>60.OR.n1<18 B:n1>60.AND.n1<18 C:n1<60.OR.n1>18 D:n1<60.AND.n1>18
男,60岁,食道癌术后行放射治疗,血小板90×109/L,此时决定治疗是否停止的指标是白细胞计数低于( )。
A:1×109/L B:2×109/L C:3×109/L D:4×109/L E:5×109/L
男性,68岁,发热伴咳嗽1周,表情淡漠, 气急,近2天全身散在出血点及瘀斑,血压60/40mmHg,血红蛋白120g/L,白细胞12 X 109/L,血小板30 X 109/L,血涂片可见少量红细胞碎片,凝血酶原时间18秒(正常值13秒),骨髓穿刺示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多,诊断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该患者应选用下列哪种药物治疗
A:维生素K1 B:氨甲苯酸+大量维生素C C:雄激素+抗生素 D:皮质激素 E:肝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