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女,42岁,体格检查时行胸透发现左侧心缘一肿物,3cm大小,边界清,类圆形,密度高,不随呼吸上下,胸片侧前上纵隔一肿物,突向左侧胸腔,与左侧心缘无分界,边缘清晰,锐利.

经超声心动图检查未发现心室,心房畸形,各大血管未见异常,前上纵隔肿物位于心包外,CT检查,前上纵隔左侧心包一3x3x40cm头小,椭圆型边界清晰之肿物,质地均匀CT在50HU,结合病史,胸片个CT检查,应排除下列疾病之可能:

A:纵隔畸胎瘤 B:心包囊肿 C:支气管囊肿 D:异位甲状腺瘤 E:胸腺瘤 F:心包外脂肪瘤 G:肺癌(纵隔型) H:纵隔淋巴瘤

病历摘要:男性,35岁,主因体检发现前纵隔肿物一周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双锁骨上淋巴结不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啰音,腹软,肝脾肋下未及。胸片示前上纵隔肿瘤。

有关纵隔的定义及分区的正确描述是:

A:纵隔是指两侧纵隔胸膜间器官和组织的总称 B:纵隔以胸骨上窝和第四胸椎下缘水平的连线分为上下两部分 C:气管心包前面的间隙为前纵隔 D:气管心包后面的间隙为后纵隔 E:以往的中纵隔称为内脏器官纵隔

病历摘要:男性,35岁,主因体检发现前纵隔肿物一周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双锁骨上淋巴结不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啰音,腹软,肝脾肋下未及。胸片示前上纵隔肿瘤。

纵隔肿瘤中位于前三位的是:

A:淋巴瘤 B:神经源性肿瘤 C:胸腺瘤 D:胸骨后甲状腺肿 E:畸胎瘤

病历摘要:男性,35岁,主因体检发现前纵隔肿物一周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双锁骨上淋巴结不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啰音,腹软,肝脾肋下未及。胸片示前上纵隔肿瘤。

下列肿瘤中好发于前纵隔者包括:

A:淋巴瘤 B:神经源性肿瘤 C:胸腺瘤 D:胸骨后甲状腺肿 E:畸胎瘤

病历摘要:男性,35岁,主因体检发现前纵隔肿物一周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双锁骨上淋巴结不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啰音,腹软,肝脾肋下未及。胸片示前上纵隔肿瘤。

胸部CT示前上纵隔肿瘤4x4x3cm,与周围血管关系密切,考虑为胸腺瘤,决定手术治疗,可采用的术式有:

A:胸腔镜下胸腺瘤切除术 B:纵隔镜下胸腺瘤切除术 C:经左胸胸腺瘤切除术 D:经右胸胸腺瘤切除术 E:胸骨正中劈开胸腺瘤切除术

患者,男性,40岁,胸闷憋气2个月余入院,查体:头面部肿胀,颈静脉怒张,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对称,清晰,无咳嗽,咳痰,胸片提示右肺门阴影,前上纵隔影增宽

胸部CT结果提示:前上纵隔巨大肿物并突入右侧胸腔,经皮穿刺活检病理无阳性结果,为明确诊断可以采取下列哪些方法

A:纵隔镜 B:胸腔镜 C:纤维支气管镜 D:胃镜 E:开胸活检 F:PET-CT G:痰脱落细胞学检查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43岁,主因左眼睑下垂一周入院。X线胸部正侧位片显示前上纵隔6x6cm肿物,边界清楚。

关于纵隔的描述以下正确的是:

A:纵隔是指两侧纵隔胸膜间器官和结缔组织的总称 B:纵隔分区有很多方法 C:以胸骨上窝和第4胸椎下缘分为上下两部分 D:纵隔的前界为胸骨 E:纵隔的后界为脊柱

女性,65岁有刺激性咳嗽,偶有胸闷,午后低热37.5℃左右,伴盗汗,乏力等,查体:无明显异常,胸片示纵隔明显增宽,血常规检查正常。血沉60mm/h,结核菌素试验弱阳性。

淋巴瘤在纵隔中最常见的部位是 ( )

A:上纵隔 B:中纵隔 C:下纵隔 D:前纵隔 E:后纵隔

某女,66岁有刺激性咳嗽,偶有胸闷,午后低热,37.5℃左右,伴盗汗,乏力等,查体:无明显异常,胸片示纵隔明显增宽,血常规检查正常。血沉60mm/h,结核菌素试验弱阳性

淋巴瘤在纵隔中最常见的部位是

A:上纵隔 B:中纵隔 C:下纵隔 D:前纵隔 E:后纵隔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