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5岁,脑膜瘤术后24h,出现偏瘫,失语,头痛剧烈,一侧瞳孔散大。
临床诊断首先考虑
A:枕骨大孔疝 B:小脑幕切迹疝 C:大脑镰下疝 D:脑水肿 E:脑挫裂伤
患者女,80岁,晨起排粪时突发言语不清,四肢不能活动,并迅速出现意识障碍,继之左侧瞳孔散大。查体:BP 140/90 mmHg;浅昏迷,眼球向右凝视,左侧瞳孔散大;双肺呼吸音粗,心(-);四肢不能活动,双侧巴宾斯基征(+)。颅脑CT:左侧额叶,顶叶,枕叶出血。
关于散发的脑淀粉样血管病,叙述错误的有
A:是非外伤性脑出血的少见原因 B:多引起基底核,丘脑和小脑的出血 C:顶叶出血多于枕叶或额叶出血 D:老年患者抗凝治疗并不会增加再出血的风险 E:MRI梯度回波序列(GRE)可见多发的皮质下微出血 F:典型的病理表现为软脑膜血管周围β-淀粉样纤维在细胞外沉积
颅脑损伤患者有进行性意识障碍,中间清醒期,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对侧肢体偏瘫,提示为
A:脑挫裂伤 B:脑干损伤 C:硬脑膜外血肿造成小脑幕切迹疝 D:枕骨大孔疝 E:脑内血肿
某男性患者,66岁,入院前2小时突发头痛、呕吐,继之意识不清。既往有10年高血压病史,未规律服药。体检:T37.8℃,P63次/分,R16次/分,BP190/120mmHg,中度昏迷,双瞳等大等圆(2mm),光反射迟钝,双眼向右同向凝视,左侧肢体不全性偏瘫(Ⅱ级),病理征(+)。
小脑幕切迹疝致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的机理有哪些 提示:在术前准备过程中,患者意识障碍加深,出现双瞳孔不等大,右瞳 4mm,光反射消失;左瞳3mm,光反射微弱。
A:直接压迫动眼神经 B:动眼神经背侧纤维受损 C:动眼神经腹侧纤维受损 D:单纯压迫动眼神经的营养血管 E:动眼神经受大脑后动脉的压迫 F:动眼神经受位于其上方的小脑上动脉压迫 G:脑干受压使动眼神经核受损 H:脑干下移牵拉动眼神经
男,30岁,头部外伤6小时,伤后有一过性意识障碍,3小时后再次出现昏迷。检查:左颞部头皮血肿,左瞳孔散大。CT扫描示左侧颞部硬膜外血肿。
颞部硬膜外血肿已引起
A:原发性脑水肿 B:继发性脑水肿 C:原发性脑干损伤 D:小脑幕切迹疝 E:枕骨大孔疝
某男性患者,31岁,头部外伤6小时,伤后有一过性意识障碍,3小时后再次出现昏迷。检查左颞部头皮血肿,左瞳孔散大。CT扫描显示左侧颞叶硬膜外血肿。
颞叶硬膜外血肿已引起
A:原发性脑水肿 B:继发性脑水肿 C:原发性脑干损伤 D:小脑幕切迹疝 E:枕骨大孔疝
颅脑损伤患者有进行性意识障碍,中间清醒期,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对侧肢体偏瘫,最可能的是()
A:脑挫裂伤 B:脑干损伤 C:硬脑膜外血肿造成小脑幕切迹疝 D:征大孔疝 E:脑内血肿
颅脑损伤患者有进行性意识障碍,中间清醒期,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对侧肢体偏瘫,提示为()
A:脑挫裂伤 B:脑干损伤 C:硬脑膜外血肿造成小脑幕切迹疝 D:枕骨大孔疝 E:脑内血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