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热镇痛药的解热作用特征是
A:能降低发热患者体温,而对体温正常者无影响 B:能降低发热患者与正常个体者的体温 C:对内热原引起的发热有解热作用 D:对直接注射PC.引起的发热无作用 E:由于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PG合成而发挥作用
阿司匹林片于1893年合成,至今已有110余年历史。它不仅出现在复方解热镇痛药中,近年来还发现具有新的药理作用、新临床用途,还发现了其一些典型的不良反应。
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和用途包括
A:解热镇痛 B:抗自由基作用 C:75~150mg/日有抗血栓作用 D:抗炎抗风湿最好用至最大耐受量 E:既能降低发热者的体温,也能降低正常人的体温 F:长期有规律服用可预防结肠癌(可能包括直肠癌) G:具有阻遏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的作用 H:具有抑制溶酶体酶释放的作用
阿司匹林片于1893年合成,至今已有110余年历史。它不仅出现在复方解热镇痛药中,近年来还发现具有新的药理作用、新临床用途,还发现了其一些典型的不良反应。
以下哪些复方解热镇痛药中含有阿司匹林成分
A:去痛片(索米痛) B:APC片 C:复方扑尔敏片 D:安痛定片 E:安痛定注射液 F:氨咖啡片
麻醉性镇痛药与巴比妥类配伍,加强了镇痛作用,是因为
A:增强对受体的作用 B:减弱对受体的作用 C:作用效果与受体无关 D:与受体有一点关系 E:都不是
镇痛药的作用机制包括
A:中枢性镇痛作用 B:镇痛作用部位主要在外周 C:抑制P物质的释放 D:阻断痛觉传导 E:激动阿片受体
镇痛药的作用机制包括
A:中枢性镇痛作用 B:镇痛作用部位主要在外周 C:激活了脑内“抗痛系统” D:阻断痛觉传导 E:激动阿片受体
镇痛药的作用机制包括
A:中枢性镇痛作用 B:镇痛作用部位主要在外周 C:激活了脑内“抗痛系统” D:阻断痛觉传导 E:激动阿片受体
镇痛药的作用机制包括
A:中枢性镇痛作用 B:镇痛作用部位主要在外周 C:抑制P物质的释放 D:阻断痛觉传导 E:激动阿片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