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27岁,妊娠30周,胎动消失1周,听诊无胎心。入院后渐出现皮肤粘膜出血,血压下降,无尿。查体:血红蛋白88g/L,WBC6x10
/L,血小板21x10
/L,外周血涂片可见红细胞碎片。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0.5g/L,3P试验(+++)。
哪种检查可提示纤维蛋白溶解亢进?
A:血小板21x10
/ B:外周血涂片可见红细胞碎片 C: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D:纤维蛋白原0.5g/L E:3P试验(+++)
正常的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过程,正确的是
A:因子Ⅸa,Ⅴ,PF3,Ca
组成凝血活酶 B:凝血酶激活因子称为凝血酶的自我催化作用 C:始动因子Ⅶ的被激活,止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形成 D:纤维蛋白溶解酶的激活始于纤维蛋白的多聚体形成 E:外源性凝血过程第一阶段不需要PF3参与
某男,35岁。发热、鼻出血、皮肤瘀点1周住院。化验:Hh 82g/L.WBC 2.6×10
/L,血小板4l×10
/L,骨髓涂片增生明显活跃,原粒细胞0.16(16%),早幼粒细胞占0.70(70%)。诊断为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第一疗程化疗结束后第3天,病人尿少,血压11.4/6.7 kPa(86/50 mmHg)。抽血时血液在针筒内凝血,查凝血时间2分钟,纤维蛋白原9 g/L,凝血酶原时间10秒(正常对照13秒)。
通过以上述治疗,患者血压上升到 13.3/9.3 kPa(100/70 mmHg),尿量增加,但出现血尿,球结膜出血及皮肤大片瘀斑。化验:凝血时间16 min,凝血酶原时间19秒(正常对照13秒),纤维蛋白原1.5 g/L,鱼精蛋白锌副凝试验(+),优球蛋白溶解试验>120 min。此时以下哪项处理不妥
A:输新鲜血 B:继续肌素抗凝治疗 C:继续抗感染治疗 D:给予抗纤溶药物 E:输纤维蛋白原及凝血酶原复合物
某男,35岁。发热、鼻出血、皮肤瘀点1周住院。化验:Hh 82g/L.WBC 2.6×10
/L,血小板4l×10
/L,骨髓涂片增生明显活跃,原粒细胞0.16(16%),早幼粒细胞占0.70(70%)。诊断为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第一疗程化疗结束后第3天,病人尿少,血压11.4/6.7 kPa(86/50 mmHg)。抽血时血液在针筒内凝血,查凝血时间2分钟,纤维蛋白原9 g/L,凝血酶原时间10秒(正常对照13秒)。
通过上述治疗病情未见好转,出血继续加重。化验:凝血时间14min,血小板12×10/L,纤维蛋白原0.6g/L,鱼精蛋白锌副凝试验(-),凝血酶时间20秒(对照12秒),优球蛋白溶解时间<90min。此时最合适的处理是
A:阿司匹林加双嘧达莫(潘生丁) B:肾上腺皮质激素加肝素 C:抗纤溶药物加肝素 D:抗纤溶药物加凝血因子 E:抗纤溶药物加凝血因子加肝素
某恶性淋巴瘤患者采血处持续渗血,压迫止血效果差,PT,APTT正常,凝块稳定性试验显示纤维蛋白在2小时内完全溶解,以下哪种试验结果会是阳性
A: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 B:血浆因子Ⅻ亚基抗原测定 C: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检测 D:Ⅷ因子促凝活性测定 E:X因子促凝活性测定
某恶性淋巴瘤患者采血处持续渗血,压迫止血效果差,PT,APTT正常,凝块稳定性试验显示纤维蛋白在2小时内完全溶解,以下哪种试验结果会是阳性()。
A: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 B:血浆因子Ⅻ亚基抗原测定 C: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检测 D:Ⅷ因子促凝活性测定 E:Ⅹ因子促凝活性测定
某恶性淋巴瘤患者采血处持续渗血,压迫止血效果差,PT,APTT正常,凝块稳定性试验显示纤维蛋白在2小时内完全溶解,以下哪种试验结果会是阳性()。
A: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 B:血浆因子亚基抗原测定 C: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检测 D:Ⅷ因子促凝活性测定 E:Ⅹ因子促凝活性测定
正常的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过程,正确的是()
A:始动因子Ⅶ的被激活,止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形成 B:因子Ⅸa、Ⅴ、PF3、Ca2+组成凝血活酶 C:凝血酶激活因子称为凝血酶的自我催化作用 D:纤维蛋白溶解酶的激活始于纤维蛋白的多聚体形成 E:外源性凝血过程第一阶段不需要PF3参与
某恶性淋巴瘤患者采血处持续渗血,压迫止血效果差,PT,APTT正常,凝块稳定性试验显示纤维蛋白在2小时内完全溶解,以下哪种试验结果会是阳性()
A: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 B:血浆因子XIII亚基抗原测定 C: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检测 D:Ⅷ因子促凝活性测定 E:Ⅹ因子促凝活性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