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50岁,高热,寒战5天,意识模糊1天。既往体健。查体:T39℃,P120次/分,R22次/分,BP80/50MMHG,皮肤散在出血点和瘀斑,双肺未见异常,心率120次/分,律齐,腹软,肝肋下0.5cm,脾肋下及边。检查:HBl00g/L,WBC25.3*109/L,血培养示大肠埃希菌生长,PTl8秒(正常对照13秒),INR2.1,血纤维蛋白原定量108g/L,诊断为大肠埃希菌败血症,可能合并DIC。
下述检查对确诊DIC意义不大的是
A:复查血纤维蛋白原定量 B:复查血小板数 C:血小板功能 D:APTT E:FDP测定
女,50岁,高热,寒战5天,意识模糊1天。既往体健。查体:T39℃,P120次/分,R22次/分,BP80/50MMHG,皮肤散在出血点和瘀斑,双肺未见异常,心率120次/分,律齐,腹软,肝肋下0.5cm,脾肋下及边。检查:HBl00g/L,WBC25.3*109/L,血培养示大肠埃希菌生长,PTl8秒(正常对照13秒),INR2.1,血纤维蛋白原定量108g/L,诊断为大肠埃希菌败血症,可能合并DIC。
本例确诊DIC,需立即进行下列治疗,除了
A:抗感染 B:抗休克 C:肝素抗凝 D:抗纤溶 E:输新鲜冰冻血浆
患者女,40岁,发热1周,意识淡漠1 d入院。查体:体温40℃,球结膜及前臂皮肤有片状出血,BP 80/50 mmHg(10.6/6.7 kPa),HR 140次/min。实验室检查:Hb 90 g/L,WBC 21x10
/L,血小板52x10
/L,血培养大肠杆菌生长,Fg 2.0 g/L,PT 15 s(对照11 s),诊断为大肠杆菌脓毒症,并发DIC可能。
关于DI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IC不是一种独立的凝血障碍性疾病 B:高凝期,消耗性低凝期,继发性纤溶亢进期3个阶段不能截然分开 C:临床上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 D:急性早期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微血管广泛血栓形成 E:急性DIC如不及时抢救,预后严重
已知某项目的诊断敏感度为70%,诊断特异度为90%,医生根据病史体检等估计病人试验前诊断为某病的可能性为5%
试验后诊断患病的可能性为
A:26.9 B:25.1 C:30 D:10 E:15.5
某女,41岁。发热1周,神志淡漠1天入院。体检:体温40℃,球结膜及前臂皮肤有片状出血,BPl0.6/6.7 kPa(80/50 mmHg),心率140次/min,脾肋下恰及。化验:Hb 90 g/L,WBC 2l×10
/L,血小板52×10
/L,血培养大肠杆菌生长。纤维蛋白原2.0 g/L,凝血酶原时间15秒(对照11秒)。诊断为大肠杆菌败血症,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可能。
关于DIC的说法以下哪项是不正确的
A:DIC不是一种独立的出凝血障碍性疾病 B:高凝期、消耗性低凝期、继发性纤溶亢进期二三个阶段不能截然分开 C:临床上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及慢性型 D:急性早期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微血管广泛血栓形成 E:急性DIC如不及时抢救预后严重
某女,41岁。发热1周,神志淡漠1天入院。体检:体温40℃,球结膜及前臂皮肤有片状出血,BPl0.6/6.7 kPa(80/50 mmHg),心率140次/min,脾肋下恰及。化验:Hb 90 g/L,WBC 2l×10
/L,血小板52×10
/L,血培养大肠杆菌生长。纤维蛋白原2.0 g/L,凝血酶原时间15秒(对照11秒)。诊断为大肠杆菌败血症,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可能。
[假没信息]假如该患者妊娠36周,阴道流血600 ml就诊。诊断为胎盘早剥合并DIC,此时的首选治疗是
A:输血补充血容量 B:输血小板加止血药物 C:输血加肝素抗凝 D:立即终止妊娠 E:输血加肝素抗凝加抗纤溶治疗
对原发性纤溶亢进症与DIC的鉴别诊断有价值的是
A:PLT,原发性纤溶减低,DIC增多 B:F
,原发性纤溶升高,DIC减少 C:D-二聚体,原发性纤溶降低,DIC升高 D:FPA,原发性纤溶正常,DIC升高 E:SFMC,原发性纤溶升高,DIC降低
关于DIC的诊断,正确的是()。
A:存在易引起DIC的疾病基础 B:有多发性出血倾向以及抗凝治疗有效 C:不易以原发病解释的微循环衰竭或休克 D: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L E:3P试验阳性或FDP超过200mg/L
原发性纤溶亢进症与DIC的鉴别诊断是()
A:PLT、原发性纤溶减低,DIC增多 B:F1+2、原发性纤溶升高,DIC升高 C:FPA、原发性纤溶升高,DIC升高 D:SFMC、原发性纤溶升高,DIC升高 E:D-二聚体、原发性纤溶正常,DIC升高
诊断DIC最为敏感的实验是 ()
A:血小板计数 B:优球蛋白溶解时间 C: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 D:血清FDP E: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