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5岁,因“颜面部,上肢肿胀1年,伴有胸闷,头晕,气促等”来诊。查体: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清,心脏无杂音。胸部X线片:上纵隔增宽,边缘清楚,向右边浸润。

CT:胸腺肿物已严重侵犯上腔静脉。此时最妥当的治疗方法是

A:手术完整切除 B:化学治疗 C:放射治疗 D:免疫治疗 E:上腔静脉重建

患儿女,3岁。因“反复呼吸道感染伴气促”来诊。查体:T 38 ℃,呼吸增快,发育不良,口唇发绀,无颈静脉充盈。HR 140次/min,律齐,胸骨左缘第2~3肋间I2/Ⅵ级收缩期杂音,P2增强,双下肺闻及湿啰音,下肢无水肿。

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提示 经住院治疗1周后,肺部炎症消失。心脏超声:右心房,右心室明显增大,左心房,左心室偏小,肺动脉增粗,流速较快,房间隔缺损5~6 mm,可见右向左分流,上腔静脉正常,下腔静脉增宽,肺静脉显示不清,室间隔无缺损,三尖瓣中量回流。)

A:肺动脉狭窄合并三尖瓣回流 B:动脉导管未闭,继发肺动脉__,三尖瓣回流 C:左心发育不全,继发肺动脉__,三尖瓣回流 D:原发肺动脉__,房间隔缺损,三尖瓣回流 E:下腔静脉梗阻,房间隔缺损,三尖瓣回流 F:肺静脉异常连接,房间隔缺损,三尖瓣回流,继发肺动脉__

患者,女性,69岁,心前区疼痛5小时,心电图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伴室性早搏,入院体检:气急不能平卧,血压130/80mmHg,心率176次/分。两肺散在细湿啰音,伴少许哮鸣音。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

患者入院8小时后突然出现急性左心衰,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两肺满布干湿性啰音,心率108次/分,护士即刻通知医生。责任护士给予患者的护理措施不妥的是

A:静滴硝酸甘油 B:肌内注射哌替啶 C:经酒精湿化后给氧,氧流量6~8Umin D:静脉推注呋塞米 E:开放两条静脉,同时快速输液给药

某男,55岁,既往身体健康、近2个月来出现2次肉眼血尿,经CT检查发现右肾实质及右肾静脉有实性占位性病变,以“右肾癌并右肾静脉栓塞”收入院。

该患者同时合并有下腔静脉血栓形成,出现的体征应是

A:贫血貌 B:高血压 C:左下肢麻痹 D:左上腹肿块 E:左侧精索静脉曲张

腹部CT扫描时某断层上肝门静脉与下腔静脉之间的空隙称门腔间隙,其上界为肝门静脉分叉处,下界为肝门静脉合成处。此断面胰尾、体、颈出现,胰尾抵达脾门。

该断层最可能是经____的断层

A:肾门中分 B:肝门静脉合成处 C:肠系膜上动脉 D:腹腔干 E:肝门

腹部CT扫描时某断层上肝门静脉与下腔静脉之间的空隙称门腔间隙,其上界为肝门静脉分叉处,下界为肝门静脉合成处。此断面胰尾、体、颈出现,胰尾抵达脾门。

脾动脉左行于

A:门腔间隙 B:肝门静脉分叉处 C:下腔静脉左缘 D:胰腺上缘 E:腹主动脉前

腹部CT扫描时某断层上肝门静脉与下腔静脉之间的空隙称门腔间隙,其上界为肝门静脉分叉处,下界为肝门静脉合成处。此断面胰尾、体、颈出现,胰尾抵达脾门。

肝门静脉右侧可见

A:胆总管 B:肝总管与胆囊管 C:网膜囊 D:脾动脉 E:肝门静脉

腹部CT扫描时某断层上肝门静脉与下腔静脉之间的空隙称门腔间隙,其上界为肝门静脉分叉处,下界为肝门静脉合成处。此断面胰尾、体、颈出现,胰尾抵达脾门。

小网膜及胃后壁与胰之间可见

A:网膜囊 B:肝总管与胆囊管 C:门腔间隙 D:脾动脉 E:肝门静脉

某男性患者,43岁,因发热、右上腹疼痛2周入院;患者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食欲缺乏,右上腹疼痛,查体:肝右叶体积增大,右上腹压痛明显,实验室检查:Hb:110g/L,WBC:13.8×10/L,N:78%;X线检查见右膈抬高,右侧胸腔少量积液,上腹部CT平扫见肝右叶大小约5.2cm×4.5cm×3.7cm低密度病灶,边界欠清晰,密度不均匀,CT值为15~52HU,病灶中心可见低密度区。

出现以下哪些影像学征象支持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断

A:病灶边缘不清楚 B:环征或靶征 C:增强扫描病灶周围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强化,强化程度常高于肝组织 D:增强扫描病灶内部可见分隔状强化,病灶低密度区未见强化 E: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周边呈结节状明显强化,静脉期强化范围增大,向中央呈填充式强化,延迟期呈等密度灶 F:病灶内出现空气影

上腔静脉()。

A: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合而成 B:由左、右头臂静脉汇合而成 C:由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合成 D:颈外静脉直接注入上腔静脉 E:颈内静脉直接注入上腔静脉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