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68岁。10年前诊断为劳力型心绞痛,无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夜间突发心前区疼痛8小时入院,入院时血压为150/90mmHg(20/12kPa),经心电图检查,诊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起病4周后,患者反复低热。左肺底部有湿性罗音,心前区闻及心包摩擦音,此时应考虑并发
A:肺部感染 B:急性心包炎 C:室间隔穿孔 D: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E:肺栓塞
女性,67岁,冠心病心绞痛病史5年,无高血压史,夜间突发心前区疼痛6小时入院。入院时血压为150/90mmHg(20/12kPa),经心电图检查,诊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起病4周后,患者反复低热,左肺底部有湿性啰音,心前区闻及心包摩擦音,此时应考虑并发( )
A:肺部感染 B:急性心包炎 C:感染性心内膜炎 D:肺栓塞 E: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35岁,因咳嗽,咯痰,胸闷,气促2周,伴盗汗,乏力入院。查体:颈静脉怒张,心率112次/分,心界向左右扩大,心音减弱,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此时治疗的首选方法是(提示:患者超声心动图结果示:右室前壁和左室后壁可见液性暗区2.5mm)
A:激素静脉注射 B:抗结核药物 C:心包切除术 D:心包穿刺抽液 E:抗菌药物 F:血管扩张药 G:倍他乐克 H:ACEI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35岁,因咳嗽,咯痰,胸闷,气促2周,伴盗汗,乏力入院。查体:颈静脉怒张,心率112次/分,心界向左右扩大,心音减弱,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此时治疗的首选方法是 提示:患者超声心动图结果示:右室前壁和左室后壁可见液性暗区 2.5cm。
A:激素静脉注射 B:抗结核药物 C:心包切除术 D:心包穿刺抽液 E:抗菌药物 F:血管扩张药 G:倍他乐克 H:ACEI
患者男,35岁,因胸闷,气促,咳嗽,咳痰2周,伴盗汗,乏力入院。查体:颈静脉怒张,心率112次/分,心界向左右扩大,心音减弱,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如患者超声心动图结果示:右室前壁和左室后壁可见液性暗区10mm。此时治疗的首选方法是
A:激素静脉注射 B:抗结核药物 C:心包切除术 D:心包穿刺抽液 E:抗菌药物 F:血管扩张药 G:美托洛尔 H:ACEI
女性,65岁。冠心病心绞痛史8年,无高血压史,夜间突发心前区疼痛8小时入院,入院时血压为150/90mmHg(20/12kPa),经心电图检查,诊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起病4周后,病人反复低热,左肺底部有湿性罗音,心前区闻及心包摩擦音,此时应考虑并发
A:肺部感染 B:急性心包炎 C:感染性心内膜炎 D:心肌梗死后综合症 E:肺栓塞
某男性患者,36岁,因胸闷、气促、咳嗽、咳痰2周,伴盗汗、乏力入院。查体:颈静脉怒张,心率112次/分,心界向左右扩大,心音减弱,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如患者超声心动图结果示:右室前壁和左室后壁可见液性暗区10mm。此时治疗的首选方法是
A:激素静脉注射 B:抗结核药物 C:心包切除术 D:心包穿刺抽液 E:抗菌药物 F:血管扩张药 G:美托洛尔 H:ACEI
A.左室扩大,流出道增宽,室间隔及左室后壁运动减弱
B.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舒张期室间隔厚度与左室后壁之比≥1.3
C.心前壁之前和心后壁之后有液性暗区
D.瓣叶有赘生物及瓣叶穿孔
E.舒张期二尖瓣前叶呈圆拱状,后叶活动度减弱,交界处融合,瓣叶增厚和瓣口面积减小
下列各种心脏病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
下列各种心脏病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心包积液().
A:左室扩大,流出道增宽,室间隔及左室后壁运动减弱 B: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舒张期室间隔厚度与左室后壁之比≥1.3 C:心前壁之前和心后壁之后有液性暗区 D:瓣叶有赘生物及瓣叶穿孔 E:舒张期二尖瓣前叶呈圆拱状,后叶活动度减弱,交界处融合,瓣叶增厚和瓣口面积减小
A.左室扩大,流出道增宽,室间隔及左室后壁运动减弱
B.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舒张期室间隔厚度与左室后壁之比≥1.3
C.心前壁之前和心后壁之后有液性暗区
D.瓣叶有赘生物及瓣叶穿孔
E.舒张期二尖瓣前叶呈圆拱状,后叶活动度减弱,交界处融合,瓣叶增厚和瓣口面积减小
下列各种心脏病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
下列各种心脏病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心包积液().
A:左室扩大,流出道增宽,室间隔及左室后壁运动减弱 B: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舒张期室间隔厚度与左室后壁之比≥1.3 C:心前壁之前和心后壁之后有液性暗区 D:瓣叶有赘生物及瓣叶穿孔 E:舒张期二尖瓣前叶呈圆拱状,后叶活动度减弱,交界处融合,瓣叶增厚和瓣口面积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