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18个月。近3个月出现疲乏无力,注意力不集中,面色苍白,轻微异食癖现象,血常规:血红蛋白80g/L,红细胞2.5x10
/L。
发生该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
A:缺乏叶酸 B:缺乏贮存铁 C:缺乏维生素B
D:红细胞合成障碍 E: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患儿,8个月,单纯母乳喂养,从未加辅食。近来,面色蜡黄,表情呆滞,舌面光滑,有轻微震颤,肝于肋下4cm,血常规检查:Hb90g/L,RBC2x10
/L,血清维生素B
降低
该患儿最适宜的治疗是给予
A:输血 B:铁剂+维生素C C:维生素B
+叶酸 D:泼尼松 E:补钙剂
患儿女,10个月。腹泻,呕吐2天,大便10余次/天,稀水样,呕吐6~7次/天,近12小时无尿。体检:精神委靡,呼吸较深长,皮肤弹性差,四肢凉,发绀,脉细弱。测血钠125mmol/L,CO
CP9.88mmol/L
若患儿体重10kg,补充累积损失量最合适的液体是
A:5%葡萄糖445ml,生理盐水400ml,5%碳酸氢钠55ml B:5%葡萄糖445ml,生理盐水55ml,5%碳酸氢钠400ml C:5%葡萄糖400ml,生理盐水445ml,5%碳酸氢钠55ml D:5%葡萄糖400ml,生理盐水300ml,5%碳酸氢钠200ml E:5%葡萄糖300ml,生理盐水400ml,5%碳酸氢钠200ml
3岁男孩。长期偏食。近1个月面色渐苍白,自诉全身无力。体检:肝肋下4cm,脾肋下1cm。血常规:Hb70g/L,RBC3.0x10
/L,Ret2.0%,WBC,PLT均正常,MCV74fl,MCH26pg,MCHC30%。考虑为缺铁性贫血。
铁剂治疗有效,Hb恢复正常,还需继续用药多长时间( )
A:10天 B:2~3周 C:1个月 D:2个月 E:3个月
患儿10个月,因间断腹泻2个月,面色苍白1个月就诊。大便2~3次/天,呈糊状,母乳喂养,4个月添加辅食。患儿3个月时因患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而行小肠大部切除,术后一般情况渐好转。查体:皮肤黏膜苍白,舌细微震颤,心脏(-),肝肋下2.5cm,脾肋下1cm,血红蛋白70g/L,红细胞2x10
/L,白细胞5.2x10
/L,部分中性粒细胞有核左移。
选择下列哪项治疗方法最佳( )
A:口服铁剂治疗 B:肌注维生素B
治疗 C:输血治疗 D:口服叶酸治疗 E:肌注维生素B
+口服叶酸治疗
2个月男孩,胎龄36周,早产,母乳喂养,偶有轻度腹泻,面色轻度苍白,血象:RBC 3.2x10
/L,Hb 96g/L,网织红细胞0.01,白细胞8.6x10
/L,中性粒细胞0.41,淋巴细胞0.56,单核细胞0.03,血小板170x10
/L。
该例的最佳治疗
A:一般不需要治疗,合理喂养,严密观察 B:小剂量红细胞输注 C:铁剂治疗1~2个月 D:维生素B
1~2周 E:铁剂加维生素B
治疗
10个月男婴,面色苍白2个月,母乳喂养,未断奶,间断添加辅食,平时易感冒,浅表淋巴结不大,心尖收缩期I2级杂音,肺(-),肝,脾肋下未及。
外周血RBC 3.8x10
/L,Hb 88g/L,MCV 78fL,MCH 26pg,MCHC 0.31,进一步检查应选
A:血清铁 B:血清铁蛋白 C:维生素B
测定 D:叶酸测定 E:血红蛋白电泳
男患儿, 8个月,早产儿,未加辅食,体检时发现睑结膜苍白。血常规:Hb 80 g/L,RBC 2.5×10
/L。确诊:小细胞性贫血。
该患儿药物治疗的时间应持续到
A:面色苍白消失1周左右 B:肝、脾恢复正常后2周左右 C:网织红细胞增高2个月左右 D:血红蛋白正常后2个月左右 E:红细胞正常后1个月左右
某女性患者,大学生,24岁,因"怕热、多汗、心悸、多尿、消瘦2个月"入院。血常规提示:RBC4.8×10
/L,Hb145g/L,查体:体型消瘦,皮肤潮湿,双眼稍突,甲状腺2度肿大,心率110次/分,心尖部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双手平举震颤(+),胫前无水肿。
如果该患者使用甲巯咪唑10mg/d,2个月后复查FT
、FT
恢复正常,TSH仍低但较前稍好转,进一步治疗为
A:停用甲巯咪唑,改用I
B:停用甲巯咪唑,择期行甲状腺切除手术 C:加用甲状腺激素治疗 D:永久停药 E:减小甲巯咪唑剂量,嘱患者1个月后复查FT
、FT
、TSH,进一步调整用药 F:暂停使用甲巯咪唑,改用丙硫氧嘧啶
婴儿的咀嚼能力应当从出生()后开始锻炼,10--12个月可以培养婴儿自己用勺进食。
A:4--6个月 B:10—12个月 C:7-8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