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20岁,因“面部变圆,变红,向心性肥胖,宽大紫纹8年,加重8个月”来诊。查体:BP 160/120 mmHg。实验室检查:FBG>140 mg/dl,血钾2.5 mmol/L,血ACTH 99.6 pg/ml;大,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均不被抑制。胸部及肾上腺CT:未见异常。鞍区MRI:部分空泡蝶鞍,蝶窦内异常信号。
此时优先考虑的应对方案是(提示 患者于第1次垂体手术后2年6个月接受了垂体γ-刀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
A:观察,等待放疗效果出现 B:药物治疗 C:再次垂体放疗 D:再次垂体手术 E:切除一侧肾上腺 F:切除双侧肾上腺
某女性患者,19岁,原发性闭经乳房不发育,近三年来头痛,视力下降,乏力就诊,查身高1.95m,血糖9.3mmoL/L,垂体CT示增大向鞍上发展,诊断:巨人症,垂体生长激素瘤
关于患者的情况,下列不正确的是
A:高血糖对胰岛素反应良好 B:血生长激素升高 C:TRH兴奋试验可使生长激素升高 D:血钙正常 E:血磷升高
某女性患者,19岁,原发性闭经乳房不发育,近三年来头痛,视力下降,乏力就诊,查身高1.95m,血糖9.3mmoL/L,垂体CT示增大向鞍上发展,诊断:巨人症,垂体生长激素瘤
若进行经额手术治疗,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是
A:脑膜炎 B:鼻窦炎 C:尿崩症 D:低血糖 E:视力损伤
某女性患者,23岁,因“面部变圆、变红,向心性肥胖、宽大紫纹8年,加重8个月”来诊。查体:BP 160/120 mmHg。实验室检查:FBG>140 mg/dl,血钾2.5 mmol/L,血ACTH 99.6 pg/ml;大、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均不被抑制。胸部及肾上腺CT:未见异常。鞍区MRI:部分空泡蝶鞍,蝶窦内异常信号。
此时优先考虑的应对方案是(提示:患者于第1次垂体手术后2年6个月接受了垂体γ-刀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
A:观察,等待放疗效果出现 B:药物治疗 C:再次垂体放疗 D:再次垂体手术 E:切除一侧肾上腺 F:切除双侧肾上腺
某女性患者,15岁。右眼视力减退、头痛3年;头颅CT示鞍上池内囊实性占位,周围壁可见粗大颗粒状钙化;MR示鞍上池内囊实性占位,囊内T
WI及T
WI均呈高信号,视交叉及垂体受压。
患者最可能诊断为
A:颅咽管瘤 B:脑膜瘤 C:垂体瘤 D:动脉瘤 E:星形细胞瘤
某女性患者,15岁。右眼视力减退、头痛3年;头颅CT示鞍上池内囊实性占位,周围壁可见粗大颗粒状钙化;MR示鞍上池内囊实性占位,囊内T
WI及T
WI均呈高信号,视交叉及垂体受压。
对于鞍上池描述正确的是
A:亦称交叉池 B:脚间池的一部分 C:由交叉池和脚间池构成 D:形态仅为五角星形 E:其内无血管走行
CT扫描时某断层中部可见五角形的鞍上池,由大脑纵裂池、外侧窝池、交叉池和桥池组成。
鞍上池内没有的结构是
A:滑车神经 B:视交叉 C:漏斗 D:大脑中动脉 E:基底动脉
CT扫描时某断层中部可见五角形的鞍上池,由大脑纵裂池、外侧窝池、交叉池和桥池组成。
鞍上池两侧可见
A:额叶 B:顶叶 C:枕叶 D:旁小叶 E:颞叶
某女性患者,18岁,原发性闭经乳房不发育,近三年来头痛,视力下降,乏力就诊,查身高1.95m,血糖9.3mmoL/L,垂体CT示增大向鞍上发展,诊断:巨人症,垂体生长激素瘤
最适合的治疗方法
A:溴隐亭治疗 B:促性腺激素治疗 C:放射治疗 D:手术治疗 E:降血糖治疗
某女性患者,21岁,因“面部变圆、变红,向心性肥胖、宽大紫纹8年,加重8个月”来诊。查体:BP 160/120 mmHg。实验室检查:FBG>140 mg/dl,血钾2.5 mmol/L,血ACTH 99.6 pg/ml;大、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均不被抑制。胸部及肾上腺CT:未见异常。鞍区MRI:部分空泡蝶鞍,蝶窦内异常信号。
此时优先考虑的应对方案是 ( 提示:患者于第1次垂体手术后2年6个月接受了垂体γ-刀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
A:观察,等待放疗效果出现 B:药物治疗 C:再次垂体放疗 D:再次垂体手术 E:切除一侧肾上腺 F:切除双侧肾上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