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血液或体液而传播。按病原分类,目前已确定的病毒性肝炎共有5型,分别是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
属于缺陷病毒的肝炎病毒是
A:甲型肝炎病毒 B:乙型肝炎病毒 C:丙型肝炎病毒 D:丁型肝炎病毒 E:戊型肝炎病毒
临床上病毒学实验室诊断最为直观的是病毒分离培养与鉴定,但是由于实验室环境及培养条件的限制,很难将病毒分离培养与鉴定作为常规检测进行开展。
下面有关病毒检测标本采集,运送及处理,叙述错误的是
A:应在急性期或发病初期根据病毒感染部位采集标本 B:标本应快速运送,立即处理和接种 C:有些标本如粪便等成分较复杂,需经粗提,提纯和浓缩等复杂处理过程方可进行培养 D:不能立即处理和接种的标本应置4 ℃保存 E:肝素抗凝全血,脑脊液,胸腔积液,水痘液以及尿液均可直接用于病毒培养
片剂的生产实例:红毒素片。将红毒素与淀粉搅拌均匀,加淀粉浆继续搅拌使成软材,用12目筛制粒,80-90℃通风干燥,干粒加入硬脂酸镁和干淀粉,整粒,混匀,压片(直径9mm)。
提示 熟悉包衣的目的、一般过程及肠溶衣的要求。红霉素片包衣的目的是什么
A:掩盖片剂的不良气味 B:防潮、避光、隔绝空气以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C:控制药物的释放部位 D: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 E:将有配伍禁忌的药物分开
片剂的生产实例:红毒素片。将红毒素与淀粉搅拌均匀,加淀粉浆继续搅拌使成软材,用12目筛制粒,80-90℃通风干燥,干粒加入硬脂酸镁和干淀粉,整粒,混匀,压片(直径9mm)。
红霉素片常用下列包衣材料中哪一种
A:虫胶 B: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 CAP) C:丙烯酸树脂 D:轻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 E:聚乙烯醇缩乙醛二乙胺乙酯
片剂的生产实例:红毒素片。将红毒素与淀粉搅拌均匀,加淀粉浆继续搅拌使成软材,用12目筛制粒,80-90℃通风干燥,干粒加入硬脂酸镁和干淀粉,整粒,混匀,压片(直径9mm)。
提示 掌握片剂处方的一般组成,片剂常用辅料的种类和作用。下列片剂进行包衣时,哪些需要包肠溶衣
A:肝浸膏片 B:红霉素片 C:当归浸膏片 D:四环素片 E:PAS片 F:黄连素片 G:阿司匹林片 H:胰酶片
片剂的生产实例:红毒素片。将红毒素与淀粉搅拌均匀,加淀粉浆继续搅拌使成软材,用12目筛制粒,80-90℃通风干燥,干粒加入硬脂酸镁和干淀粉,整粒,混匀,压片(直径9mm)。
红霉素片的制粒法是属于哪一种制粒法
A:湿法混和制粒法 B:软材过筛制粒法 C:转动制粒法 D:旋转制粒法 E:流化喷雾制粒法
片剂的生产实例:红毒素片。将红毒素与淀粉搅拌均匀,加淀粉浆继续搅拌使成软材,用12目筛制粒,80-90℃通风干燥,干粒加入硬脂酸镁和干淀粉,整粒,混匀,压片(直径9mm)。提示:掌握片剂处方的一般组成,片剂常用辅料的种类和作用。下列片剂进行包衣时,哪些需要包肠溶衣()
A:肝浸膏片 B:红霉素片 C:当归浸膏片 D:四环素片 E:阿司匹林片 F:胰酶片
片剂的生产实例:红毒素片。将红毒素与淀粉搅拌均匀,加淀粉浆继续搅拌使成软材,用12目筛制粒,80-90℃通风干燥,干粒加入硬脂酸镁和干淀粉,整粒,混匀,压片(直径9mm)。红霉素片常用下列包衣材料中()
A:虫胶 B: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 C:丙烯酸树脂 D: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 E:聚乙烯醇缩乙醛二乙胺乙酯
红毒素适用于
A:空肠弯曲菌肠炎 B:鼠伤寒沙门菌小肠结肠炎 C:伪膜性肠炎 D:金黄色葡萄球肠炎 E:轮状病毒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