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70岁,冠心病2年,4周前发生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经治疗后好转,现心功能I1级,心电图未见心律失常,拟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
麻醉中监测心肌缺血最敏感和准确的手段是
A:心脏超声 B: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C:X线 D:十二导联心电图 E:心肌酶谱测定
患者男,47岁,反复发作心前区痛,心电图检查提示为期前收缩。静息时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心肌血流灌注未见明显缺损。
如果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显像见前壁和前间壁心肌缺损,最可能的诊断是
A:心肌梗死 B:心力衰竭 C:心肌病 D:心肌瘢痕组织 E:冠心病可逆性心肌缺血
患者男,47岁,反复发作心前区痛,心电图检查提示为期前收缩。静息时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心肌血流灌注未见明显缺损。
如果静息和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显像均为放射性分布缺损,则最可能的诊断是
A:心肌梗死 B:心力衰竭 C:心肌病 D:冠心病可逆性心肌缺血 E:心肌炎
患者男,47岁,反复发作心前区痛,心电图检查提示为期前收缩。静息时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心肌血流灌注未见明显缺损。
如果静息和负荷心肌显像提示有固定的分布缺损,冠状动脉造影提示有>90%的狭窄,临床准备考虑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或冠状动脉成形术时,还需要做的检查是
A:18F-FDG PET心肌代谢显像 B:201Tl负荷心肌显像 C:CT冠状动脉造影 D:运动心电图 E:核素心血池显像
男性,60岁。因急性心肌梗死收入院。住院第2天心尖部出现2/6~3/6级粗糙的收缩期杂音,间断伴喀喇音,经抗缺血治疗后心脏杂音消失。
急性心肌梗死第3周出现发热和心包摩擦音,血沉30mm/h,血常规白细胞6.1x10
/L,中性粒细胞55%。可能是
A:急性心肌梗死的反应性心包炎 B:心脏破裂 C:急性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D:伴发病毒性心包炎 E:室壁瘤
病历摘要: 男性,44岁,心悸,气促2年。体检:心界扩大,心率100次/分,心尖部可闻及S
,S
及3/6级收缩期杂音,双肺可闻及细湿性啰音。
通过下列哪些项目与缺血性心肌病鉴别
A:超声心动图 B:冠脉造影 C:运动平板 D:核素 E:血脂检查 F:动态心电图 G:食道调搏 H:心肌活检
金某,男,70岁,陈旧性心梗10年史,现症见:发憋,气短,胸闷,呼吸困难,口唇紫绀,夜间加重,咳嗽,吐痰。查体:T37,5℃,P58次/分,R25次/分,BP160/105mmHg,双肺可闻及痰鸣音,双肺底布满湿啰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心律不齐,肝脾未触及,双下肢轻度浮肿。X线片示:肺纹理增粗,两侧肺门阴影增大,心影增大。心电图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陈旧性心梗,心肌缺血
此可诊断
A:心肌梗死 B:心绞痛 C:缺血性心肌病 D: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E:高血压性心脏病
男性,60岁,因急性心肌梗死收入院。住院第2天心尖部出现2/6~3/6级粗糙的收缩期杂音,间断伴喀喇音,经抗缺血治疗后心脏杂音消失。
急性心梗第3周出现发热和心包摩擦音,血沉30mm/h,血白细胞6.1x10
/L,中性粒细胞55%,可能是
A:急性心梗的反应性心包炎 B:心脏破裂 C:急性心梗后综合征 D:伴发病毒性心包炎 E:室壁瘤
张某,56岁,体重102kg,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护理体检:神清,合作,心率110次/分,律齐,心电图提示急性广泛性前壁缺血。
这是病人首次急性心肌梗死发作,由于对此毫无思想准备,他容易产生的情绪是
A:恐惧 B:焦虑 C:沮丧 D:消极 E:悲观
某男性患者,66岁,身高171cm,体重66kg,既往高血压17年。近期胸闷憋气、心前区疼痛,经超声心动图、冠脉造影等检查,发现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欲择期行冠脉搭桥手术。术前突发烦躁,呼吸急促,前胸部疼痛、高热,改急诊行冠脉搭桥手术。入室发现:患者神志清醒,血压167/97mmHg、心率121次/分,律齐,脉搏血氧饱和度92%,心电图S-T段低平。
对心肌缺血的预防不妥的做法是
A:从心肌耗氧的角度,降低患者的心率是有利的 B:降低患者的心率首选时效较短的艾司洛尔 C:抗胆碱药物阿托品最好避免使用 D:钙通道阻滞剂常用来减轻血管痉挛,尤其需取桡动脉的患者 E:需提高心率时多选择山莨菪碱 F:冠状动脉阻塞时,如心率增加,需积极降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