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女,8个月。新生儿期确诊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后即开始口服左旋甲状腺素治疗,目前剂量为每日50μg,但近日患儿出现烦躁,多汗,腹泻等症,此时应采取的措施为

A:增加甲状腺素的剂量 B:停药 C:减少甲状腺素的剂量 D:改用甲状腺片 E:不做特殊处理

毒理学鼻祖Paracelsus提出"剂量决定毒物",即所有物质都有一定毒性,惟有剂量能区别毒物。因此,自毒理学诞生之日起,剂量-效应(反应)关系便是研究的核心

CO急性吸入毒性试验中,随CO浓度的增加,试验组大鼠死亡率也相应增加,体现

A:效应 B:反应 C:剂量-效应关系 D:剂量-反应关系 E:有的个体不遵循剂量(效应)反应关系规律

毒理学鼻祖Paracelsus提出"剂量决定毒物",即所有物质都有一定毒性,惟有剂量能区别毒物。因此,自毒理学诞生之日起,剂量-效应(反应)关系便是研究的核心

为通过数学的方法更加准确地计算LD等参数,通常将S型剂量一反应曲线进行转换,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纵坐标标识单位为反应频率时,对称S型曲线变为直线 B:纵坐标标识单位为概率单位时,对称S型曲线变为高斯曲线 C:纵坐标标识单位为概率单位时,非对称S型曲线变为直线 D:横坐标剂量单位为对数时,对称S型曲线变为直线 E:纵坐标标识单位为概率单位同时横坐标剂量单位为对数时,非对称S型曲线变为直线

患儿女性,10个月,新生儿期确诊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即开始口服甲状腺素片治疗,目前维持剂量为每日50mg,近日发现患儿烦躁,多汗,消瘦,腹泻,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A:减少甲状腺素片剂量 B:增加甲状腺素片剂量 C:停药 D:改用甲状腺素钠 E:不作特殊处理

患儿女性,10个月,新生儿期确诊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即开始口服甲状腺素片治疗,目前维持剂量为每日50mg,近日发现患儿烦躁,多汗,消瘦,腹泻,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A:减少甲状腺素片剂量 B:增加甲状腺素片剂量 C:停药 D:改用甲状腺素钠 E:不作特殊处理

患儿女性,10个月,新生儿期确诊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即开始口服甲状腺素片治疗,目前维持剂量为每日50mg,近日发现患儿烦躁,多汗,消瘦,腹泻,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减少甲状腺素片剂量 B:增加甲状腺素片剂量 C:停药 D:改用甲状腺素钠 E:不作特殊处理

患者男,62岁,因“反复头痛伴视力下降1年,加重10d”入院。近1年来经常头痛,性欲下降,逐渐出现阳痿、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实验室检查:PRL>1000ng/ml(正常值1.9~25ng/ml),TT30.48nmol/L(正常值0.89~2.44nmol/L),TT441.35nmol/L(正常值62.68~150.8nmol/L),TSH1.173mU/ml(正常值0.5~4.94mU/ml),GH0.003ng/ml(正常值0~10ng/ml),皮质醇<10ng/ml(8AM),睾酮0.56ng/ml(正常值3.5~8.6ng/ml),鞍区MRI:32mm×20mm×18mm占位,包裹左侧海绵窦。 多巴胺激动剂溴隐亭起始治疗原则是() A.开始即达有效治疗剂量 B.小剂量开始,每日服用5次 C.先予有效治疗剂量的1/2 D.先予有效治疗剂量,若不耐受,再减量 E.小剂量开始,个体化逐渐增加至有效治疗剂量后分次服用 多巴胺激动剂溴隐亭起始治疗原则是()

A:开始即达有效治疗剂量 B:小剂量开始,每日服用5次 C:先予有效治疗剂量的1/2 D:先予有效治疗剂量,若不耐受,再减量 E:小剂量开始,个体化逐渐增加至有效治疗剂量后分次服用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